第341章 已经抢先一步(第2页)

 燕宁淡淡勾了勾唇,不参与齐王叔和齐横元的话题,她开启神通探知了一下荣宛音的情况。


 这一探知竟是发现荣宛音已经从姜国出发了。


 燕宁兀自挑了挑眉,心里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这个荣宛音不单是个媚人,还是个非常聪明的媚人,且她对齐横元的心思非常了解。


 她也知道齐横元不会议和,指不定过完年就会立马宣战,所以她就赶在齐横元宣战之前,先一步来到齐国。


 那样姜国使者赴齐,而在姜国使者没有离开之前,齐国都不能再对姜国宣战了。


 先前兰州关和清江关,远在边关,白旗之事,可以凭口舌之语糊弄过去,但使者一事,天下皆知,那是无论如何糊弄不过去的。


 一旦荣宛音踏进齐国领地,又亮明了使者身份,那齐国人就不能再对她动手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不是规矩,这是道义和民心所在。


 六年前齐国战败,姜国没有斩齐国的使者,齐国派出使者主动议和,姜王叔应了。


 如果当年姜王叔没应,斩了齐国使者,趁胜追击,怕是六年前,齐国就已经灭亡了。


 那个时候姜王叔是慈悲心怀吗?当然不是。


 那个时候姜王叔只是大意了,他可能觉得,齐国皇室只剩下了齐横元,而齐王叔早年因伤势过重,无法上战场,整个齐王室,已经没有可以威胁姜国的人在了,他这才给了齐国一个喘息的机会,或者说,给了姜国一个喘息的机会,毕竟举国之战,消耗的不仅仅是齐国,还有姜国。


 如果姜王叔知道六年之后,齐横元如此厉害,齐国在齐横元的励精图治之下变得如此强大,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六年前议和一事。


 或者说,他此时议和,就是在扳正六年前他做下的错误决定。


 亦或者说,姜王叔虽然奸诈阴狠,在战场上毫不留情,但其实,他是个讲道义和仁义的人。


 齐横元第一次拒见了姜国使者,放了姜国使者回姜国,这不违反任何道义。


 可如果第二次,姜国使者进了归阳城,还住了下来,那齐横元就不好出手轰赶了。


 姜国没有宣布使者出使一事,荣宛音又以一个寻常女子的身份,打着探亲为由,来齐国,分明是先斩后奏。


 一旦她进了归阳城,便是踏出成功议和的第一步。


 这真是个聪明的女人。


 或者说,是姜王叔帮她出的计谋。


 但在燕宁看来,荣宛音既是媚人,又敢主动奏请出使齐国,必是个聪明难对付的,这一切的计策,应该都是她自己想的。


 燕宁详细探知了一下荣宛音身边的情况,她带的人不多,就只有一个丫环,一个车夫,车夫是姜王叔派给她的,是暗卫成员,武功极好,叫西丘,丫环叫香琴,香琴不是普通的丫环,她也有武功,是从荣子方身边调拨过来的人。


 荣宛音是大年三十晚上,和家人们吃了团圆饭之后出发的,到今天大年初一的晚上,她已经行了一天一夜了。


 她的马车走的不快,但也不慢,就是正常的车速,一天一夜,中间休息过,晚上也在客栈留宿,差不多已经走了两百多公里的路了,依她这个速度和进程看,元宵节之前,她必然能入归阳城。


 而元宵节之前,齐横元不会宣战的,他心中既有大业,也有边关的将士和百姓们,齐横元会让他们开开心心的过年,年后再宣战。


 所以,荣苑音已经抢先一步了。


 这次议和,齐横元就算不愿意,也还是要被迫接受。


 燕宁收回神通,不打算告诉齐横元荣宛音已经出发,会先他的计划一步,来到归阳城。


 不是燕宁有了异心,也不是燕宁想要议和,她分明清楚的知道姜王叔议和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姜王叔要的不是议和,而是燕小叶,燕宁如何还会支持议和呢?


 就算姜王叔不是冲着燕小叶来的,燕宁也不会支持议和。


 燕宁不提醒齐横元,放任荣宛音来到齐国,只是为了彻底击碎姜王叔议和的美梦,毕竟没有荣宛音,也还会有李宛音,张宛音等等,与其被动防守,不如放任敌人前来,迎面痛击,一次性解决了这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