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三方齐聚
贞观十年,大唐,长安城角落的一座宅邸。
一位约莫六十岁的妇人正引着李承乾向宅邸深处走去。
在其身后行走的李承乾,望着在前面行走的这位老妇人,脑中浮现出对方的信息。
杨氏,出生于陇西八大世家之一的弘农杨氏。
当然了,嫁出去女儿泼出去的水,现在的这位老妇人已经和弘农杨氏没有什么关系了。
虽然其本身在大唐名声不显,但是,其丈夫在大唐却是名声赫赫。
应国公武士彟(yue),大唐的开国功臣,早年经商,后来资助他祖父李渊晋阳起兵。
大唐建立后,名列“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之一,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父皇继位后,先后担任豫州、利州和荆州都督,政绩颇有建树,受到父皇多次嘉奖。
据说因为祖父李渊的离世,其悲痛异常,不久后也离世了。
而在武士彟死后,武氏众人对杨氏失礼,迫于无奈,最终杨氏携带着三位女儿从荆州搬来长安居住,最终被他找到。
将李承乾引入前厅,杨氏为李承乾斟上茶水,随后恭敬地侍立于一边。
“太子殿下,不知您这次前来……“
“武珝(武则天的原名)可在?”
李承乾浅啜一口茶水,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杨氏的脸上当即露出了笑容。
太子殿下每次来到此地,聊不到几句话,便会向她打听二女儿之事,这在杨氏看来,透露出的信息就只有一个。
她的女儿被太子殿下看上了。
虽说现在的太子殿下有太子妃,但是当一个侧室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后太子殿下当了皇帝,说不定还能当一个贵妃。
“在在,太子殿下,稍等片刻,老身这就去喊珝儿过来。”
等待了些许时间的李承乾,很快就见到杨氏领着一位约莫十三四岁,穿着一身精致襦裙的少女来到他的面前。
“武珝见过太子殿下。”
向李承乾行完礼的武珝,偷偷用目光打量着眼前的李承乾。
她知晓,如今的他们能够如此生活优渥,与眼前的这位太子殿下脱不开干系。
母亲也曾不止一次的暗示她,多与太子殿下多亲近亲近。
李承乾看了一眼眼前的武则天,便收回了目光。
虽然他不想承认,但是如今的武则天确实是一个美人胚子。
一头乌黑的长发梳成垂挂髻的样式,皮肤白皙如雪,眉毛细长弯曲,眼眸明亮清澈,让人不由得生出怜爱之意。
当然,就算眼前的武则天再如何漂亮,在已经知晓了后世的李承乾面前,也掀不起任何波澜。
“杨氏,孤将武珝带走,你可有异议。”
“没有没有,太子殿下能将小女带走,是她的福气。”
杨氏连连摆手,嘴角露出的笑容,却是怎样都压制不住的。
这一切都在她期望的那个方向发展。
李承乾带着武则天,两人共同乘上了回东宫的马车。
“武珝武珝,这名字颇为拗口,以后还是称呼你为武则天吧。”
武珝心头狂震,则天两字,出自《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意思是以天为法,治理天下。
这名字是不是太过贵重了一些。
武珝沉默片刻,并未没有提出异议,而是恭恭敬敬地答道。
“谨遵殿下旨意。”
“好,接下来,孤将会带你去一个地方,切记,那处地方的事迹万不可告知他人,不然后果……”
李承乾眼神一凝,看向坐于他对面的武则天。
武则天神色如常地点了点头。
太子殿下能够告知她这一事,也就意味着对于她的信任,她可不会随意透露出去。
而且,太子殿下的意思很明白。
如果她将此事透露出去,恐怕……
李承乾的马车缓缓驶离了宅邸,路边之上,一位胡子拉碴的的壮汉拿下头上戴着的斗笠,随后整理了一番衣着,向着李承乾刚刚离开的宅邸走去。
……
农家乐中的张泊,正在厨房中切着一个四十厘米左右的西瓜。
手起刀落,一个西瓜便被分为了十余瓣。
将之放入不锈钢盆中,张泊端到树荫下的石桌边。
而在石桌旁边,正坐着一人,正是北宋的李清照。
拿着酒杯的李清照,看着不锈钢盆中的西瓜,眼神中透露着诧异。
“咦,店家,你这西瓜较之大宋的西瓜可是大了不止一分,而且,竟然无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