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二百五十章 初唐与盛唐的碰面(第3页)

 至于李白,则是我听不懂,但是大受震撼的神情。

 “老朱,别吹牛了,吃饭了。”

 “店家,这些诗可都是咱自己写的,怎么能够叫吹牛呢,你听听啊,‘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怎么样,店家,这首《咏菊》如何?”

 张泊一阵沉默。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这首《咏菊》查重率有些高。

 黄巢要是听到这首诗,都得从坟墓里蹦出来。

 “老朱,还是说说你的那首《骂文士》吧,‘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咦,店家,没想到你竟然晓得咱的这首诗?看起来咱的诗也是历史留名啊。”

 一旁的李白这时候已经低着头不说话了。

 “行了,老朱,别废话了,吃饭吧。”

 就在这时,一个人头从卷帘处探进屋内。

 来人正是李承乾。

 “店家,看样子我来的刚刚好,不知可否加上一双碗筷。”

 “好嘞,高明,你在此等一会。”

 张泊说罢,便回身去给李承乾去拿碗筷。

 在张泊前往厨房时,李承乾一屁股坐下下来。同时,目光也在打量着围着桌子坐的朱元璋与李白。

 他第一眼就看到了,穿着一身像是古代食肆伙计打扮的朱元璋。

 感受到李承乾投过来的目光,朱元璋抬起头。

 “怎么,李承乾,不认识咱了?”

 李承乾当即讪讪一笑地说道。

 “怎么会呢,洪武陛下,只是我有些不明白,为何陛下你会穿着此等服饰。”

 “店家非说我那身服饰显眼,要把我的衣裳换了,我也只好穿这身衣服了,哼,现在万事俱备,就等老四那瘪犊子过来了。”

 李承乾啧了啧嘴。

 对于这位洪武陛下所说的老四一事,他也有所了解。

 他是在与明朝汉王朱高煦的交谈中了解到的事情始末。

 简单来说,明朝的永乐帝,走上了和他父皇一样的道路。

 只不过,对方与父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玄武门之变算是一场规模极小的动乱,仅在宫城中发生。

 但是那位永乐帝,严格来说是造反了。

 而且,与老爹在祖父在世时造反不同,永乐帝是在洪武皇帝死后才干下的这些事。

 洪武皇帝现在知道此事,气愤自然也合乎情理。

 李承乾想到这,便不在多言。

 大明的家事,没有人比身为太祖的洪武皇帝更有发言权了。

 随后,他将目光投到了一旁已经放下碗筷,一脸郑重的李白身上。

 刚刚李白听到了朱元璋对李承乾的称呼,他也就知道了眼前之人乃是大唐太宗陛下的太子,贞观年的代理人,李承乾。

 他总算将太子殿下盼来了。

 “不知这位怎么称呼?”

 这时候,朱元璋在一旁露出了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

 先前,总是刘彻一副看好戏的神情,现在终于轮到他了。

 “嘿嘿,李承乾,这位可是你大唐之人,其姓李,名白,字太白,来自大唐天宝年间。”

 瞬间,李承乾精神一振。

 他盼了半天,终于把大唐来人给盼来了。

 不过,很快,李承乾就眉头一皱。

 作为将大唐史书已经翻看几遍的他,自然也是明白,天宝年间的大唐,已经算是开始走下坡路了。

 “李白见过太子殿下。”

 李白站起身,对着李承乾俯身拱手道。

 李白吗?

 其在大唐史书中,也是能够单独立传的存在。

 李承乾站起身,将李白扶着坐下。

 “太白,不知现在是天宝多少年。”

 “回殿下,现在是天宝十二年。”

 天宝十二年。

 这可不是一个好年份。

 因为还有两年,就到了天宝十四年。

 而天宝十四年,将会迎来自大唐建立以来最大的动乱。

 就在李承乾低首沉吟的时候。

 张泊拿着碗筷走出了厨房,给李承乾盛好饭,将之递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这时候的李承乾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思啊,他在考虑着该如何处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