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三百三十三章 返回的父子


 李世民微微颔首

 这个选择确实不难。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更别提那位千古一帝朱元璋了。

 现在的李世民有些羡慕朱元璋。

 最起码,大明还姓朱。

 不像大唐,都改姓武了。

 感慨片刻,李世民发现了一件事。

 “店家,照这么说,我们这些千古一帝,岂不是连个正常的继承人都凑不出?”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刘彻的太子造反自尽,他的太子被贬为庶人,朱元璋的长子英年早逝。

 至于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继承人刘盈,严格意义上,算不上一个正常的继承人,最多只能算半个。

 “一方面,这与大环境有关,纵观历史,一共一百六十余位太子,能够顺利登基的,不过九十人,仅有不足六成的太子能够即位。”

 “仅有六成吗?”

 李世民神色一凛。

 “另一方面,做太子可是很不容易的,表面上太子风光无限,实际上,却处处是深渊。

 随着皇帝的年老,以及太子的成长,皇帝便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对太子的忌惮中。

 而你们这些千古一帝,因为功绩斐然,自然也会对下一代,抱有热切的期待。

 但是,这种期待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将人压的喘不过气。

 太子强势,你们会觉得地位受到了威胁,太子不强势,你们又会觉得,子不类父。

 所以啊,太子难做呦。”

 一旁的杨广认同地点了点头。

 当太子确实不容易。

 他的大哥就是例子。

 稍微享受享受生活都不行。

 李世民与嬴政一同陷入沉默当中。

 几息的时间后,李世民面色郑重地说道。

 “店家,此事我知晓了,我会注意的。”

 张泊觉得,李世民应该是理解了他的意思。

 毕竟李世民是很听劝的。

 “店家,除开这些,我这还有一件事要询问你,不知店家你可曾听过《括地志》?”

 《括地志》?那不是李泰写的吗?

 虽然李泰的脑回路与常人不同,但是不可否认,李泰确实才华横溢。

 其对于文学十分精通,有自己的文集,另外也是书法家,鉴赏家。

 《括地志》便是在他的主持下所编写。

 作为唐朝时期的一部地理巨著,《括地志》将大唐十道三百五十八州攘括其中,以州为单位,详尽的叙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

 记载十分之详尽,完全可以称得上大唐的地理百科全书,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张泊在脑海中回忆片刻,随后缓缓地点了点头。

 “那店家,不知道后世可有《括地志》。”

 好家伙,李世民这是准备直接拿成品了。

 但是,只怕要让李世民失望了。

 “太宗陛下,《括地志》在后世已经失传,现在仅有一些残篇。”

 “这样啊……”

 李世民略感有些可惜。

 不过,没有就没有吧,影响不大。

 待到几年后,《括地志》一样能够编写出来。

 “太宗皇帝,虽然后世没有《括地志》,但是目前的武周以及天宝两朝,肯定是有《括地志》存在的。

 毕竟当初《括地志》刚一诞生,太宗皇帝你便直接就将其收藏进了皇家藏书阁中。”

 “店家你的意思是,前往天授或者天宝年间获取《括地志》?”

 李世民一脸惊讶。

 还能这么玩?

 “没错。”

 “多谢店家提醒。”

 “对了,太宗皇帝,你要不要前往秦朝一趟?”

 “嗯?前往秦朝,这是为何?”

 不仅是李世民被这个问题问的一愣,一旁的嬴政也是如此。

 “因为太宗皇帝你们陇西李氏的先祖就在秦朝。”

 “先祖?”

 李世民轻声念叨了一声,随后脸上露出了恍然之色。

 看着如同猜哑谜一般的二人,嬴政那是一头雾水。

 唐太宗李世民的先祖,竟然在秦朝?

 会是他熟悉的人物吗?

 “店家,你刚刚说,太宗皇帝的先祖在秦朝,不知其先祖名讳为?”

 张泊看了李世民的方向一眼,就见李世民点了点头。

 “赵佗,这人你肯定认识,他名为李信,乃是大秦的名将,曾为大秦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