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萧瑀,萧皇后(第2页)
听到陛下没有想去隋朝,房玄龄松了一口气。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那间食肆竟然还通向大唐之后的朝代。
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但是,有了先前的一系列铺垫,房玄龄觉得,这一切貌似也能接受。
与房玄龄陷入思考不同,虞世南的脸上则是露出了了然之色。
果然。
现在的他,已经可以确定,那些字帖,就是来自大唐之后。
如果有可能,他也想去前往后世的那些朝代,与那些朝代中的书法大家交流。
“其中一个朝代,乃是贞观十一年的七十四年后,另一个朝代,则是贞观十一年的一百一十五年后。”
七十四年!一百一十五年!
房玄龄心中,蓦然升起了一股强烈的预感。
或许,陛下说的这两个朝代,都是大唐!
因为大唐对标的乃是汉朝,如果根据汉朝的国祚来说,无论是七十四年,还是一百一十五年,理当还未超出大唐的国祚期限。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陛下会放弃前往隋朝,而去这两个朝代。
因为这两个朝代是大唐,因此陛下才会将优先级排在隋朝之前。
“陛下,这两朝,莫不是大唐的两朝?”
“没错。”
对于房玄龄能够如此短的时间,便能够推测出这一切,李世民丝毫不感到意外。
而得知这一切的其他人,脸上均是露出喜悦之色。
无论是七十四年后,还是一百一十五年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是能够见到自己的子孙的。
前往隋朝能够见到自己与父辈,前往这两朝又能见到子孙。
想想都让人激动不已。
“只是,目前的这两朝,均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朕亲自前往解决,所以朕便让承乾监国,再由诸位辅政。”
确实……
原本还情绪高涨的众人迅速冷静了下来。
他们现在可是在大唐身居要职。
一旦离开,恐怕会对大唐的整体运转,产生不小的影响。
“陛下,你看我能不能跟着前往。”
尉迟恭站了出来毛遂自荐。
“敬德,你想同我一道前往其余两朝?”
尉迟敬德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近些日子,大唐的战事可没有他的份,他呆在大唐可有些憋坏了。
刚好趁此机会,出去走走。
“那好吧,敬德,你便随我前往。”
众人顿时一脸艳羡地看向尉迟恭。
与尉迟恭不同,他们脱不开身啊。
最终,这次议事算是宣告完结,众人依次退出了宣政殿。
诸位大臣的脸上,均是洋溢着雀跃的笑容。
虽说他们目前暂时去不了其他的朝代,但是,待到将来,陛下处理完其他朝代的事宜后,前往其他朝代,想来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忽地,有一人,在退出宣政殿后,并未与他人有过多的交流,而是直接一溜烟地向着宫门口的方向快步走去。
“那是……时文?为何如此行色匆匆。”
房玄龄看着萧瑀的背影,轻声念叨了一声。
“想来,是想要将杨广的消息,告知他阿姊吧。”
一旁的魏征开口道。
如魏征所想的那般,萧瑀在离开皇城后,便坐上了马车,前往了兴道坊。
兴道坊紧挨着皇城,萧瑀倒是没有花费多长的时间,便抵达了兴道坊的一座宅邸前。
之后,更是没有任何阻碍,顺利进入到了这间宅邸之中。
行走在宅邸之中,萧瑀想起了他的这位阿姊命运的半生,不由得一阵叹息。
不过,好在他的外甥女,目前是陛下的四妃之一,受尽恩宠。
托外甥女的福,阿姊现在不需要他的照料,也能够过得很好。
当然,他平日里没事下朝之后,便会顺道来兴道坊,见一见阿姊。
只是,告诉阿姊今日之事,不知道阿姊能不能接受。
萧瑀在内心不停盘算着,改如何将杨广一事,用极为妥当的方式,告知他的阿姊。
一路轻车熟路,萧瑀很快便来到了内宅的一间院落。
进入院落,萧瑀就见到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妇人,正手持一只水瓢,给院子里的那些花花草草浇水。
见到这一幕的萧瑀颇为感慨。
他比阿姊小九岁,在阿姊被册封为晋王妃后,他便跟着阿姊,一同来到了长安城。
如今,已然五十余个年头了。
“阿姊。”
随着一声呼唤,萧瑀快步走进了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