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忙碌的李承乾(第3页)
或许,让青雀去见一见父皇,比较好。
毕竟,以青雀对他的看法,即使他说的一切都是事实,青雀都不会相信的。
至于他,就不跟着青雀前往了。
给青雀与父皇两人一些单独相处的时间吧。
稍后,李承乾坐上马车,离开了魏王府,返回了东宫。
不过,刚抵达东宫,李承乾就从宫人的口中,获悉了一个消息。
永兴县公虞世南来访。
对于虞世南的来访,李承乾是有着不小的疑问的。
因为他与虞世南才见过不久,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虞世南会突然前来找他。
怀着疑问,李承乾便前往面见虞世南。
“虞县公。”
李承乾刚来到显德殿,就见到了正在饮茶的虞世南。
他便直接与虞世南打起了招呼。
“太子殿下。”
见到李承乾到来,虞世南站起身,向着李承乾拱了拱手。
“虞县公无需多礼,不知道虞县公今日来此,可是有着重要之事?”
“太子殿下,重要之事谈不上,只是臣有几个问题,想要询问太子殿下。”
虽感觉到奇怪,但是李承乾依然还是笑着回应。
“有什么问题虞县公尽管问便是。”
“太子殿下,就在今日,陛下召集我等,告知了我们一众有关后世之事。”
对于这一点,李承乾倒没有感觉到意外。
既然父皇决定了前往天授与天宝两朝,那将后世之事告知诸位大唐重臣是必然的。
因为父皇去处理两朝的事务,肯定会在贞观朝消失一段时间。
而如果不将后世之事告知众位大臣,恐怕到那时,会引起大唐的骚乱。
只是,虽然知道了这一层关系,但是现在的李承乾还不知道虞世南来找她的目的。
因而,李承乾还是在静静地等待着虞世南的讲述。
“在此基础上,我联想到了太子殿下先前给予我的那些字帖一事,在此,我想向太子殿下询问一番,那些写下字帖之人,是否来自后世。”
虽然现在的虞世南,对于字帖是否来自后世,已经大体上确认了七七八八。
但是这一切还是他的猜测,要想知晓这些字帖的真实出处,还是得向字帖的提供者太子殿下询问一番。
面对着虞世南的问询,李承乾倒也不准备隐瞒下去了。
先前他是因为还没有准备好告知虞世南后世之事,这才将事情隐瞒了下来。
但是现在,虞世南既然知晓了后世之事,那也就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没错,虞县公,那些字帖,确实是来自大唐之后。”
得知这一消息的虞世南面色一喜。
“那太子殿下,不知后世的食肆,可通向那些朝代?”
李承乾仰面思考起来。
实际上,在他当初从店家那刚刚获得字帖时,就已经知晓一些书法大家的来历了。
因为有不少的书法大家,都来自大唐,并且,均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小的名声。
就例如盛唐时期的书法大家颜真卿一般。
颜真卿,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谥号“文忠”。
而他也通过店家,了解到了有关颜真卿的更多的内容。
在店家的口中,这位颜真卿可远非常人,被后世称为称为“楷书四大家”,并且还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字体—“颜体”,对后世影响颇深。
说起来,颜真卿与贞观年间的大唐还有着不小的渊源。
他是如今秘书少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而除了颜真卿外,盛唐时期,还有着诸多的书法大家,就比如被后世人称为“草圣”的张旭与怀素。
除了大唐的书法大家外,在店家的口中,他还知晓了一个朝代的书法大家颇为有名。
那就是李小娘子所在的北宋。
苏轼,黄庭坚,米芾等。
而且,貌似这些人都与李小娘子关系匪浅。
李承乾看了身旁一脸希冀的虞世南一眼。
为了报答虞县公帮助他拿到《兰亭集序》,或许,他可以与李小娘子沟通沟通,让虞县公先行去见见北宋时期的书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