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进击的虞世南,约定时间(第2页)
“另一个朝代?”
虞世南懵了。
陛下貌似也没有和他们提到还有其他的朝代啊。
“太子殿下,不知另一个朝代是?”
“另一个朝代,是距今五百年后的北宋。”
“北宋?”
看着虞世南一头雾水的模样,李承乾挠了挠头。
怎么看上去,父皇似乎并未向虞县公提及北宋一事啊。
不过,仅片刻的功夫,李承乾就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貌似他当初也仅仅是和父皇提了一嘴,即使前往了后世,父皇也没有刻意地打听。
这就导致父皇对于北宋可能不甚了解。
没有将这件事告诉虞县公,那也情有可原。
“是,虞县公,北宋与天宝年间一般,也有着数位书法大家,像字帖上的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均来自这个朝代。
并且,就像我刚刚和虞县公提到的那样。
与天宝年间那复杂的局势相比,北宋的局势目前来说较为安稳。”
“苏轼,黄庭坚,米芾吗?”
确实,这几位人物的名字,都出现在了那一摞字帖当中。
这三人,都可称得上全才,在隶、楷、行、草等书体都均有成就。
照这么说,他前往北宋年间,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太子殿下,不知我们何时能够前往?”
虞世南的迫不及待,令得李承乾大感意外。
“虞县公如此急切吗。”
虞世南重重地叹了口气。
“太子殿下,如今我已耄耋之年,最近愈发感觉到有心无力,恐时日无多。
因而,这才迫切地想要前往其他朝代,与其他朝代的书法大家交流一番,也算是不枉此生。”
倏然间,李承乾想起一件事。
貌似,确实和虞县公说的那样。
他时日无多了
根据史书记载,虞县公是在贞观十二年离世的。
换而言之,就是明年!
李承乾望着面前的虞世南,脑子在飞速地运转。
他自然不可能将去世的年份直接告知虞县公的,毕竟寿命仅剩一年,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不过,史书上并未提及虞县公离世的原因。
是寿终正寝?还是因病离世?
或许,他要拜托店家,在检查的名单上,再加一人了。
“虞县公,这件事急不得。
因为前往后世不难,只需要虞县公跟着我便能够前往。
但是,如果想要前往其他朝代的话,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那需要其他朝代之人的带路。”
关于这一点,虞世南倒差点忘了。
先前陛下已经和他们一众臣子说过,前往隋朝需要杨广带路。
同理,前往北宋,自然也需要其他人带路。
“当然,除了不知道北宋的引路人何时前往食肆,还有一个暂时不能将虞县公带去后世重要的原因。
那便是后世的时间与我大唐的时间不同,后世一日,等于我大唐十日,目前根据我的推测,后世已然来到了晚上。
不妨等到后世的时间变为白天,我再将虞县公带往后世如何?”
李承乾说的有理有据,虞世南听后频频点头。
“多谢太子殿下。”
一盏茶的时间后,虞世南离开了东宫。
不过,离开东宫的虞世南,并未返回自己的宅邸,而是前往好友褚亮的宅邸。
前段时间,他的那位侄儿兼学生的褚遂良,曾经向他询问过字帖之事,当时的他也并不清楚那些字帖上人物的来历,也就没有告知。
如今,他已经知道了那些书法大家的来历,自然要将这一切告知褚遂良。
而在此刻的宣政殿中,正发生着一场父子间的交谈。
“父皇,大哥刚刚来到我府中,说父皇准备将我遣往封地。”
李泰有些惴惴不安地向李世民询问道。
此刻李世民正拿着手机,观看着史书上有关李泰的记载。
虽然各个史书所记载的事件均有所差异,但是,在一件事情上,所记载的内容却高度一致。
即李泰杀子传弟一事。
李世民对此默默地叹息一声,抬头看向面前站着的四子。
“青雀,承乾可还说了什么。”
“大哥还说了什么后世之事。”
李世民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