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哥舒翰的到来
“达夫,你如此笃定,难不成你的这两位好友身上,有着安禄山谋反的证据?”
望着李白与杜甫的哥舒翰,眉头轻挑,脸上浮现出一抹欣喜的神色。
“节度使,证据是有……”
“达夫,不知道证据在何处,快快拿上来。”
高适话音未落,哥舒翰难掩脸上的激动,迫不及待的向高适问道。
有造反的证据,那就肯定能将安禄山置于死地。
“节度使,虽然有安禄山造反的证据,但是,这证据却并不能拿出来。”
哥舒翰为之一愣。
拿不出来的证据?
如果那样,还能算作证据吗?
不过,哥舒翰知晓高适并不是会拿他消遣之人。
因而,在短暂的愣神后,哥舒翰便询问起缘由。
“达夫,你刚刚所说的不能拿出来的证据是何意?”
“节度使,这件事说来话长,还望节度使跟在我们的身后,前往一探究竟,在路途之上,我会将一切尽皆告知节度使。”
哥舒翰微微点头。
“好,我们即刻动身。”
令哥舒翰有些意外的是,在他说完后,高适等人并未动身,而是直直地站在原地。
“达夫,不是说领我去看证据吗,为何不动?”
“节度使,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乃是后世,不需要走动便可到达。”
?
哥舒翰露出了与高适第一次听到后世时的那般表情。
“达夫,你是说,我们的目的地在后世?”
哥舒翰紧紧地盯着高适看了几息的时间,然后就见到高适神色如常的说道。
“是,节度使。”
哥舒翰满腹狐疑。
“达夫,这所谓的后世是怎么一回事?”
“节度使,这后世,是天宝十二年的一千三百年后。”
“天宝年间的一千三百年后?”
哥舒翰脸上的疑问更甚。
他好歹读过《左传》,《汉书》,如此匪夷所思之事,怎么可能呢?
“是,节度使,就在不久前,我才从后世返回。”
“达夫,你是说你亲自前往了一趟后世?”
哥舒翰一脸惊讶地望着面前的高适,嘴巴张得老大。
他这一辈子摸爬滚打,都没有像今日这般吃惊过。
“是的,安禄山造反一事,便是我从后世获知的,所以我才与节度使说,不能拿出证据。”
“这……”
哥舒翰一时语塞。
他没想到高适口中的拿不出证据是这么一回事。
不过,虽然哥舒翰对于前往后世秉承着怀疑的态度,但是,他对于高适口中的后世,又有着浓浓的好奇。
难不成真的能够前往一千三百年后呢?
大唐的一千三百年后,又是怎样的一副光景?
“达夫,不知我们需要花费多久,才能够抵达你刚刚所说的后世。”
“回节度使,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
得知仅仅需要一炷香的时间,哥舒翰松了一口气。
他还以为要杵在原地一两个时辰呢。
“节度使,我们在抵达后世后,会出现在一间食肆的外围,此行的目的地,便是那间食肆。”
在准备途中,高适不忘记向哥舒翰透露一系列后世的信息。
“如此说来,安禄山造反一事,想来就是达夫你在这间食肆中获悉的吧?”
“正是。”
此刻的哥舒翰,虽然对于后世一无所知,但是他已经开始期待此次的后世之行了。
“节度使,除了后世食肆这件事外,还有一事。
那便是后世的食肆,除了通向我天宝十二年以外,它还通向了其他的朝代,就比如贞观十一年。”
“什么!达夫,你的意思是,贞观十一年的人,也能够前往那间食肆?”
哥舒翰没想到,他又获知了一个如此惊人的消息。
那样的话,岂不是说,他会在那间食肆遇见来自贞观十一年的人。
会遇到谁呢?
会碰到魏国公李靖吗?还是会遇见应国公李勣?
亦或者……
“是,节度使,根据食肆店家所言,太宗文皇帝已经前往过食肆,并且已经知晓了安禄山将要谋反一事。”
太宗文皇帝!
哥舒翰脸上瞬间涌现出一抹狂喜之
色。
可以说,没有哪位胡将,不仰慕太宗文皇帝的。
也正因为太宗皇帝对胡将一视同仁的态度,使得胡将在大唐没有受到歧视,这也是他能够成为陇右河西节度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