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三百五十八章 心悦诚服(第2页)

 父亲还未起兵,陛下却已断言父亲此战必败。

 这怎么可能呢?

 当即,毌丘甸拱手向曹髦询问道。

 “陛下,还望为臣解惑。”

 “其一,现在司马师还活着,以司马师的军事才能,是能够与你父亲抗衡的,而一旦司马师身死,司马昭上位……”

 虽然毌丘甸不想承认,但是如陛下所说的,司马师的军事才能不容小觑。

 而与司马师相比,司马昭就显得上

不了台面了。

 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嘉平四年的东兴之战,因为孙权离世,大魏分三路进攻吴国,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首,率领七万人进攻吴国。

 结果司马昭大败而归。

 甚至,还推卸责任,将行军司马王仪斩首。

 但是司马师不同。

 嘉平五年,吴国太傅诸葛恪派遣二十万大军进攻魏国,司马师一眼就看穿了诸葛恪的意图,指挥调度从容有序,远非司马昭能够比拟。

 如果父亲起兵,对阵司马师的话,恐怕确实有些麻烦。

 没想到陛下对父亲,对司马师,司马昭竟然了解得如此详尽。

 这是才登基月余,一直待在深宫中的陛下能够做到的?

 在毌丘甸惊讶的同时,曹髦依然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至于第二点原因,因为你父亲起兵,一开始就有着很大的漏洞。

 首先,目前参与起事的,就只有你父亲与扬州刺史文钦吧。”

 毌丘甸点点头

 他已经麻了。

 陛下不仅是知道父亲起事,还知道扬州刺史文钦也参与其中。

 “而你父亲为了起事顺利,势必会生出拉拢其他人的心思,而这一拉拢,便容易生出事端。

 例如,毌丘爱卿觉得曾为曹爽心腹、夏侯玄好友的镇南将军诸葛诞如何?”

 “如果父亲拉拢诸葛诞的话,应该可行。”

 曹髦摇了摇头。

 他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结果店家却告知于他,诸葛诞在面对毌丘俭的邀请时,竟然向司马师举报了毌丘俭。

 然后,又因为一系列的事情,导致他心中也逐渐不安,最终引发了淮南第三叛。

 如此反复之人,怎么能够相信呢?

 “朕只能告知与你,诸葛诞其实并不是完全忠于大魏的,因而,如果你父亲要将起事的消息告知他的话,恐有泄露的危险,其他人亦是如此。”

 原本毌丘甸是对拉拢诸葛诞深信不疑的,但是,如今被曹髦这么一说,他的想法产生了动摇。

 “至于你父亲起事的第二点漏洞,则是你父亲打算速战速战,但是这一切谈何容易。

 你父亲的手上,只有淮南的六万兵马,虽是骁勇善战的精兵,但是要跋涉近千里,士兵疲惫暂且不提,后勤补给势必跟不上。

 而敌军之中,不乏深谙兵法之人,这就会导致,原先的速战速决会变得处处受阻。

 而一旦速战速决变成持久战,仅凭六万人,想要突破重重封锁,根本就不可能,最终的结果,恐怕……”

 “这……”

 毌丘甸暗自心惊。

 身为毌丘俭长子的毌丘甸,他自然是知晓曹髦说的极为在理。

 同时,他看向曹髦的眼神都变了。

 眼前的陛下,仅有十四岁,但是对于军事,却有着如此独到的见解。

 就恍如武帝在世一般!

 “现在,大魏忠臣仅有你父亲以及文钦两人,为了将来能够复兴大魏,还望毌丘爱卿告知你的父亲,以大魏社稷为重,暂时不要起兵!

 如果毌丘爱卿对于朕所言还有疑虑,不妨等待月余,看看司马师是否会像朕说的那般暴毙而亡。”

 毌丘甸这时却笑着摇了摇头。

 “陛下,臣信,待臣回去后,便将此事传递给父亲。”

 倒不是他相信了陛下所说的司马师将会身死的消息,而是因为陛下后来的一番话,打动了他。

 一方面,如陛下所说的那般,现在并不是一个起事的最佳时机。

 另一方面,刚刚陛下的那副姿态,恍若看到武帝,文帝在世一般,给人以莫名的心安。

 因而,他决定相信陛下的言辞。

 同时,他决定,将今日所发生的一切,一并告知父亲,包括陛下的言行。

 相信父亲对于大魏出现了一位明君,心中甚是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