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三百六十七章 赵佶与旧货市场


 张泊首先便带着赵佶去买了一个足球。

 在买到足球后,赵佶就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絮絮叨叨,而是喜不自禁地揉搓着手中的足球。

 在此期间,张泊驾车带着赵佶来到了下一个目的地,足球场。

 因为足球场一般建在居民聚集点的附近,所以在张泊抵达足球场时,已经有人在里面踢球了。

 “赵佶,进去耍耍?”

 瞅着在足球场内踢球的众人,赵佶开口道。

 “店家,你们后世的这个足球,玩法与我们北宋有着极大的不同。”

 关于赵佶提出的这一点,张泊有所了解。

 北宋时期的蹴鞠,主要玩法有两项。

 分别为白打与筑球。

 白打,类似于后世的花式足球,属于表演性质,但是也有比赛。

 主要就是用头、肩、背、膝、脚等部位触球,然后表演一系列的技巧,根据动作的创意与难度来打分。

 至于筑球,则是与后世的足球比赛差不多,每方人数差不多在十到十六人,并且配置也相差无几。

 例如蹴鞠中的球头就相当于前锋,负责射门,翘头就相当于中场,负责传球接球,协助进攻。

 不过说到底,北宋的蹴鞠与足球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就比如足球是攻破对方的球门,但是蹴鞠是双方共用一个球门。

 球门是一个圆形,比一个球大上几圈,用十米高的竹竿立在地面上,被称为“风流眼”。

 哪方踢进“风流眼”,哪方便得一分。

 而如果球在哪一方落地了,就代表着比赛暂停,球权归另一方,就相当于后世踢足球踢出界一般。

 虽然赵佶在北宋时期算是一个蹴鞠好手,但是面对着后世与北宋不一样足球规则,懵逼也是在所难免。

 于是张泊为赵佶进行了简短的阐述。

 因为蹴鞠与足球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触类旁通下,赵佶很快就明确了足球规则。

 “好嘞,店家,那我去踢球了。”

 在赵佶奔向足球场的同时,张泊也从车子上下来,来到了足球场边稍微活动了一番筋骨。

 大概过了四五十分钟,赵佶气喘吁吁地走出了足球场。

 从张泊的手中接过打开的矿泉水,赵佶还没有饮用,便眉飞色舞地说道。

 “呼,店家,你们后世的足球着实有趣,我想要在北宋年间复刻此物,不知道店家你觉得如何?”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

 见没有问题,赵佶一脸喜色地接过张泊递给他的矿泉水,“顿顿顿”地几口痛饮。

 “店家,接下来我们还有活动吗?”

 “有,我待会再带你去一个地方。”

 “还有?”

 赵佶脸上的喜色,已经快溢于言表了。

 他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大概经历了二十分钟的车程,张泊带着赵佶来到了临台市的一个旧货市场。

 旧货市场,顾名思义,乃是贩卖旧货的。

 不过这所谓的旧货,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二手货物,而是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家具等一系列有些年头的物件。

 而赵佶肯定是会对这些感兴趣的。

 事实上,如张泊所想的那样,刚进入旧货市场,赵佶的眼眸就被道路两旁的摊位深深吸引了。

 “店家,这里较之相国寺还要繁华。”

 “繁华是繁华,但是,其中的假货居多。”

 “放心店家,我心中有数,相国寺也是如此,但是我可从来没有失过手。”

 赵佶拍了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道。

 见到赵佶立下如此flag,张泊双手一摊,耸了耸肩。

 希望赵佶不要被后世的科技与狠活吓到。

 行走片刻的功夫,赵佶便被一个小摊吸引。

 他快走几步,来到小摊边上,拿起小摊边的一个配饰,对着身后的张泊扬了扬。

 “店家,翡翠。”

 张泊紧跟着赵佶的脚步来到小摊前,然后他就瞅到了价目表。

 15一个。

 都不需要细想,张泊就知道这“翡翠”是科技与狠活。

 恐怕成本价就几块钱。

 而那小摊商贩一脸看傻子的表情望着赵佶。

 “老板,十二卖不卖?”


“小老板诶,十五算是最低价了,堪堪回本。”

 “赵佶,我们走。”

 “诶,小老板,别走啊,十二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