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也先,夜袭(第2页)
凭借此等威势,将大明赶到长江以南,绝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们不想劫掠一番后,再夹着尾巴离开!
见下方众人被自己说动,也先站了起来,拿过一旁的酒碗。
“长生天保佑,那些如同恶魔一样的明朝皇帝已经被上天诛杀,我们此次绝不会失去这个机会!”
说罢,
也先用右手沾取酒碗中的酒,弹向天空,地面与前方。
这是瓦剌的祈福仪式,意味着敬天敬地敬祖先。
下方众人,跟着也先做完了一套动作。
完成仪式后,也先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一脸笑容地望着下方各个部族的首领。
如果一切顺利,过不了多久,明朝的一半江山,就能尽入他手。
那时,他就能更进一步,取代脱脱不花,成为蒙古的新大汗。
在营帐中的一群人畅想着未来美好的愿景时,距离他们数百米的高空,正有一个热气球漂浮在那。
上面还有两人,一人手持望远镜,观察着下方的局势,另一人手持指南针,在不停地地记录着什么。
“好,可以回去了。”
“已经记录完成了吧。”
“嗯,是的。”
随着两人的操控,热气球向着另一个方向飞去。
“真没想到,我等竟然还有一日能够飞上天。”
事情告一段落,热气球上的两人终于有空得以闲聊。
“这有什么,与亲眼见到死去多时的太祖陛下与太宗陛下一比,这都不算什么。”
“确实,你说这些物件会不会是太祖陛下与太宗陛下从天上带下来的?”
“这肯定啊,光是太祖陛下所拿出的东西,你见过哪一件。”
“确实,现如今,有些太祖陛下与太宗陛下在此,那瓦剌不足为惧。”
“必须的。”
两人一边交谈着这几日的见闻,一边操控着热气球向来时的方向飞去。
一个时辰后,在热气球上的两人面前,出现了一座巍峨的城池。
其城墙高达四丈,厚重的青砖在阳光下泛着冷峻的光泽。
这便是大同城。
大同地处中原与北方草原的交界地带,是抵御北方游牧南下的重要屏障,历朝历代都在此设立军事重镇,大明也不例外。
洪武五年,魏国公徐达作为征虏大将军,负责中路出击并驻守大同。
为了加强防御,他在原有辽、金、元三朝城址的基础上,向南扩展了半壁江山,对大同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增筑。
自此之后,大同就在明朝的防御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说它是大明防御北疆的核心,都丝毫不为过。
大同城的城墙之上,角楼与敌楼错落有致,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守城的士兵身着铠甲,目光如炬,警惕地巡视着远方。
而除了这些守城的士卒之外,还有一伙人正站在城头。
为首一人乃是朱元璋,其后跟着朱棣以及朱高煦朱高燧。
而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两位将领模样的人。
一人是广宁伯刘安,他目前担任大同总兵官一职。
另一人乃是都督佥事郭登,目前担任参将,也就是刘安的副手。
两人都是勋贵之后。
广宁伯刘安的父亲刘荣,一开始跟着魏国公徐达北伐,后来跟随着朱棣靖难之役,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广宁伯,而刘安是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
至于郭登,他的祖父郭英,跟随着朱元璋在濠州,因为功劳,被封为武定侯,至于他,则是在永乐年间授予勋卫。。
此刻,两人皆是一脸崇拜地看着站在前列的朱元璋与朱棣。
前段时间,羽林卫传来圣旨,说将陛下贬为庶人,如果遇到陛下叫门,还可直接射杀之。
两人沟通了一番,都觉得此事处处透露着诡异。
但是不久后,太祖皇帝与太宗皇帝就来到了大同。
两人作为勋贵之后,虽然没有见过太祖皇帝,但是太宗皇帝他们是见过的。
因而,在确认了太宗皇帝的身份后,太祖皇帝的身份也就随之确认了。
这着实令他们瞠目结舌。
太祖皇帝与太宗皇帝竟然复活了!
不,不应该说是复活,而是下凡!
太祖带来的那些东西,他们都没有见过,这不是仙家之物是什么?
想来这是太祖太宗特意下凡来拯救大明了。
而在两人思绪飘远的同时,朱元璋的一句话,将他们拉回了现实。
“又有一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