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赵明诚(第2页)
他没想到官家竟然将年轻时候的自己带来了。
“官家,这是……元符二年的臣。”
“是,又不是,因为现在是元符三年了。”
与此同时,见到将来自己的元符宗泽,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虽然他之前已经做好
了与将来自己相见的准备,但是当他真正见到年老的自己时,那份震撼,远超他的预期。
与元符宗泽有着相同反应的,还有着一众南宋的文臣武将。
众人的的目光,在两位宗泽的身上来回游离,脸上均是露出啧啧称奇之色。
他们没想到,元符三年的宗泽竟然也能来到此地。
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也能够见到元符三年的自己!
“宗卿,朕将元符三年的你带来此地,是想要让他跟着你学习交流一番,为将来元符一朝北伐做足准备。
至于卿之父母,已经被朕接到汴京安排人妥善照顾。”
“臣在此谢过官家。”
宗泽轻舒一口气,向赵煦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初见元符三年的自己,震惊之余,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元符三年的父母。
就在这一年,他的母亲离世。
但是如今,有了官家的照顾,那悬在他心中的那块石头也算是落了地。
赵煦花费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从宗泽的口中了解到了如今南宋的境况。
在确认南宋并无什么问题后,赵煦便开始了此行的第二个目的。
前去接老十一。
在岳飞的带领下,赵煦离开了议事厅,前往赵佶的住处。
与此同时,正有一辆马车停靠在府尹府外。
马车的帘子掀开,从车上下来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
一位中年妇人紧随其后,在中年男子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走下马车的妇人不是别人,正是易安居士李清照。
而刚刚搀扶着她下车之人,乃是她的夫君,前江宁府知府赵明诚。
将手中的圣旨交由门口的士卒查验后,易安居士李清照带着赵明诚进入了府尹府。
在深入的途中,赵明诚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回想起月余前所经历的事情,现在的他还有一丝不真实的感觉。
前不久,离家许久的娘子终于回到了江宁府。
不过,他还未得及询问娘子这段时间的见闻,娘子便告知了他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她前往了一趟二十八年前的元符二年。
他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娘子在与他开玩笑,但是,娘子一脸正色,拿出了关键性的证据。
一块黑色板砖。
而他从板砖里的活动影像上,看到了一个绝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尚未发生靖康之变的汴京!
甚至,在板砖中,他还看到了父亲的宅邸。
而在他观看的同时,娘子也将所有的来龙去脉告知了他。
据娘子所言,元符二年的哲宗官家甚至还邀请他前往建炎二年的汴京担任官职。
说实话,在初听这个消息时,他下意识地想要拒绝。
他不想前往建炎二年汴京的原因,有两方面的因素。
其一,汴京实在是太过危险,处于宋金两国交战的前线。
一旦城破,那可就是万劫不复。
其二,他目前所担任的官职,乃是江宁府知府,这可是正四品的官职,也是他迄今为止,做到过的最大官职。
如果一切顺利,将来未尝不能像父亲那般拜相。
但是,娘子据理力争,他权衡利弊一番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江宁府知府一职,随着娘子来到汴京。
只不过,他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些迷茫。
“娘子,你说……”
赵明诚话还没有说出口,他就注意到前方不远处,走来一群人。
这时赵煦一行人,也发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
一行人来到易安居士李清照的面前,与李清照熟络的打起了招呼。
“李娘子。”
“官家,鹏举,章相。”
听着李清照的称呼声,赵明诚的目光落在队伍中最年轻的赵煦身上,眼眸中满是好奇。
如果他刚刚没有听错的话,娘子是称呼他为官家。
赵构官家他是见过面的,因而眼前之人绝不是赵构官家。
结合着娘子之前与他说的,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在赵明诚的脑中。
“李娘子,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