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抄家(第2页)

 “……我装着没看到吧!”

 贾珍感觉他娘在异想天开,“或许还会买些吃食,给他旁边的乞丐,但就是不给他。”

 这边母子两个在说话,那边董孝全下朝了。

 此时,他走路都有些打恍。

 这两天真是太累了。

 如今好了,除了晋王,该抓的都抓了。

 爬上车,他闭上眼睛,当场就朦胧过去。

 失踪的刘先生和晋王不好找。

 但这在董孝全的眼里,已经不算特别重要的事了。

 未来的一个月,从朝堂到地方,还会有无数人倒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现在没时间想其他,得好好休息一下,应付接下来的连场恶战。

 从皇城到顺天府,并没有多远,马车一停,他就迷迷糊糊的醒了。

 “大人!”

 卢总捕头急步过来,“属下已经查到刘先生的真名了。”

 噢?

 董孝全一下子清醒,“叫什么?”

 “刘元!”

 卢总捕头道:“十年前,他进京赶考,最后连考场都未进,就失踪了,后来……”

 “就是太子当年让我们帮忙查的人?”

 “是!”

 卢总捕头沉重点头。

 董孝全豁然开朗了,“原来是他?那就怪不得了。”

 他还记得那一家三口。

 顺天府有他们报案的卷宗。

 他当上顺天府尹之后,查旧案时,还翻出来过。后来太子特意让人打招呼,他又查了一次,没查出头绪,但已经进了太子府的一家三口,每三个月还会过来问。

 董孝全印象特别深刻。

 直到那位刘奉仪生了一对双胎,都还没忘这边。

 可惜……

 “让人去查太子所在的墓地,看看近年来,都有什么人去祭拜!”

 刘家一直在找刘元,刘元被晋王控制着,应该一直不知道家中事,等他知道了,父母、妹妹和两个小外甥,都随太子烧死了。

 换成他是刘元……

 董孝全心情复杂,道:“再问问大家,除了随太子去世的一家三口,是否还有人查问过刘元失踪案?”

 刘元得了自由,查家里的时候,发现家人全都没了,或许会顺着家人的足迹走一走。

 而他们上京就是为了寻他,所以,到顺天府报案是第一位的。

 董孝全想借此多了解一下刘元。

 要是运气好,能寻到他的蛛丝马迹就更好了。

 ……

 同一时间,贾母在林之孝那里也知道了外面的所有事情。

 “老太太,这是金陵甄家的来信。”

 王熙凤把刚刚才收到的信递了上来。

 “……”

 贾母心塞的很。

 元春进宫,贾家往甄家的年节礼,一直丰厚上给。

 两家互通的信件,也是一派和气的样子,可是,甄太妃是怎么对她元春的?

 如今来信……

 “不看了,以后和甄家……也不必来往了。”

 以前皇上看着性子好,可是今天他几乎把各个王府一网打尽了。

 缮国公石家都没逃过,贾家……好不容易避过了,可不能再往上填。

 “告诉门房,甄家若有来人,一律不见。”

 这一大家子,可不能因为一个甄家葬送了。

 好在是甄太妃先对不住他们的。

 “也不必再报到我这里来了。”

 “是!”

 王熙凤哪有不应的?

 府里大家都在学大昭律,偶尔不懂的,她还会把二妹妹迎春叫家里,让她给讲解。

 甄家倒霉是肯定的了。

 不止在晋王那里,甄家自己的问题也非常大。

 当年接驾,甄家接的次数最多,可是到现在为止,他家都没还银。

 太上皇好好的,皇上不会计较,太上皇现在这个样子……,皇上能饶了甄家才怪。

 早点划开关系,她也放心些。

 “母亲!”贾敏给母亲奉了一杯茶,“甄太妃那里只怕也逃不过了,就是南安王府……,恐怕也要受到点牵连。”

 南安太妃也姓甄呢。

 “唉,我们过好自己家就行了。”

 当初贾家落难的时候,也没人伸个援手。

 大家都是面子情。

 贾母摆手不喝茶,往榻上歪了歪,“这两天忙忙乱乱的,凤丫头,你二叔二婶那边还好吗?”

 “我让隆儿去看了,说是还好。”

 “那头牛……”

 “那村里也有好心人,他们也心疼牛,特别有两个好心人,在家里教二婶怎么给牛把尿把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