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第2页)

 “更甚者,还有复辟旧朝陋习,扶持世家门阀之举。” 

 “再者,皇上对您之所为,更是忤逆犯上,大逆不道,人神共愤。” 

 “于情于理,于大义于忠孝,微臣都不知该如何面对,更不知该如何敬重了。” 

 “若是从之,岂非微臣亦是无情无义,不忠不孝之徒吗?而且,开国国元祖好不容易打下这片江山,启用新科,才有了今日的辉煌。” 

 “若是复辟旧朝陋习,难道不是将元帝元后的心血都付之东流了吗?” 

 闻言,宁老太太脸色一变,喃喃道:“连你一个小辈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他堂堂一个帝王竟对此都毫无所察,还沾沾自喜,拾人牙慧。” 

 “若是察举制当真有用,当初缘何前朝覆灭,他枉顾祖制,妄学诗书……若是先帝还在,何以让他能这般胡闹……” 

 “不,他已是走火

入魔。连吾都能怀疑,何况是……” 

 说到此,宁老太太不由苦涩一笑,抬手摁住额角,“终究是吾不如秋盛南能教孩子,能算计!” 

 秋盛南便是东宫秋太后之闺名。 

 萧疏隐并没有参与讨伐秋太后的话语中。 

 宁老太太呼了口气,调整好情绪道,“你把怀恩带来又有何用?他一个只懂吃喝嫖赌的人,就是真来了,除了抱着吾的大腿嚎啕大哭吗,还能做甚?” 

 对自己弟弟,她是再清楚不过本性了。 

 “或者说,你想利用他,来让吾随你回京?” 

 她古怪一笑,“你可别忘了,宫中还有个西宫太后。” 

 “不过是个冒牌货,有您在,又有何惧?朝中大臣,对您的能为,亦是有目共睹的。”萧疏隐不以为然。 

 宁老太太眯了眯眼眸,“你是想让吾和皇帝对上!” 

 萧疏隐侧了侧头,“难道您甘愿在这乡村里虚度一生?还是说连百年之后,您也要让那位冒牌货与先帝陛下同葬?” 

 “或者说,您愿意看着陛下将先帝留下的江山霍霍败尽?” 

 他句句直击要害。 

 宁老太太是什么样的人,他可是比陛下还清楚。 

 她手段了得,当年辅佐先帝,亦是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的。 

 先帝早逝,陛下临危登基,也是托了她跟东宫太后一道扶持陛下,主理朝政的。 

 奈何她能力太过突出,又与东宫太后意见相左,导致后面两宫关系恶劣,东宫太后又不爱权利争斗,就退回后宫,日夜潜心礼佛。 

 而宁老太太是直到陛下娶亲生子后,方才慢慢让其亲政的。 

 但饶是如此,朝中不少元老亦是对她的主理念念不忘的,每每与陛下说不通的时候,就会感慨一句,若是先帝和西宫太后就会如何如何…… 

 宁老太太抿了抿唇,脸色略微有些难看。 

 就听萧疏隐继续道:“不瞒您说,陛下有意对镇国公府下手,最近就是连谢若微身为指挥使,亦是被数次调离权力中心,次次离京主事。” 

 “镇国公府乃是开国元勋,驻守西南边境多年,忠心耿耿,从不曾有异心。” 

 “若是不出意外,此次塞北之事,凌应宗将军不能及时平定,届时凌家就会遭到降罪。谢家军会被调度前往塞北应敌!” 

 闻言,宁老太太终于忍不住拍桌,恼怒不已,“胡闹!” 

 “谢家驻守西南,从不曾起战事,亦对塞北不甚了解。此时北地战情累累,各地肯定都得了风声。” 

 “此时一旦谢家军有异动,西南的百越如何会不知战况,定是会骤然起事。” 

 “届时,他莫非就要以此为借口,将塞北和镇国公府都连根拔起,屠戮殆尽?” 

 “糊涂,当真是糊涂!他就想着稳固他的江山,巩固他的政权,却连基本的安稳都维持不住,还想着坐稳他的江山!” 

 “简直是做他的春秋大梦!他枉顾祖宗礼法,复辟旧制,行重文轻武,却也不看看时候!” 

 “当初让他学儒家之法,不是让他当个刚愎自用的迂腐混账!” 

 宁老太太气得在屋内团团转,再想想这些年来,她和先帝付出了多少心血,才换来如今的太平盛世,各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