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水下有人


 宁老太太摇了摇头,淡淡道,“我既是入京,自是合该送他们一份大礼。” 

 闻言,萧疏隐的眼眸骤然一亮,眼底浮现出几分兴味,语气里都有了几分迫不及待。 

 “哦?您打算送何大礼?” 

 宁老太太喝了一口茶水,慢慢开口道:“遂州同知,你可知晓?” 

 “遂州同知?听闻是早些年雷州的一位学子,性子刚正不阿,对水利屯田颇为了解,虽不得圣上所喜,但因着文章实用性强,得了进士。” 

 “之后他先为地方县令,随后遂州发生水患,他提出的意见颇为有效,被调去遂州处理洪灾,提拔为了同知。” 

 “他少年得中,青年为正五品同知,虽祖上出过正三品,但而今朝中并无大用之人,背景单薄……” 

 说着,萧疏隐看向宁老太太。“虽为地方,亦是不容小觑的人才。就是不知他短短数载,连跳三品,是何等功绩。” 

 地方官员用度,一般由吏部选拔任免,考核调动,朝中人人都想安插人进吏部,就是萧疏隐亦有暗棋。 

 但这些他自是不能明目张胆地往宁老太太跟前报。 

 吏部户部都是很敏感的部门。 

 宁老太太恍惚了一瞬,慢慢道:“我有些许印象。他提出的屯田计划,以及水利建设,都颇有意义,再加上他水患处理得很好。” 

 “那时,遂州官员从上到下进行了大清洗,遂州知府是秋家的人,故而我那时想提个不偏不倚,一心为民的,就推了他一把。” 

 “他上位之后,倒也没令我失望。铺桥修路,造福百姓……” 

 那些提交上来的卷宗里,虽功劳都归了知府,但真正做实事的是谁,宁老太太心中亦是一清二楚。 

 闻言,萧疏隐挑眉,说道:“听闻去年岁前,遂州发生一起江湖莽流闯入官府,虐杀朝廷命官的惨案。” 

 “这位同知就在其中,朝中为此争论不休,先是定了围剿黑山寨之事,后来便是为同知之位举荐各路人才。” 

 这是朝中一贯的把戏。 

 人命固然重要,但不属于自己的人才,死了亦是不足可惜。 

 顿了顿,萧疏隐看向宁老太太,“您是想利用这件事?只可惜,这桩惨案已经定性,恐难以犯案,亦无人证……” 

 “谁说没有人证?” 

 萧疏隐一怔,“您找到人证了?” 

 “你见过的。”宁老太太抬眸望来,“去沈家时,不是曾经有位妇人管家吗?” 

 “她是?” 

 “她就是遂州同知顾旻的发妻黄鸳芸。”宁老太太道,“她丈夫遭受变故时,曾跑回家中想安顿妻儿,不料未曾来得及。” 

 “好在就算如此,他们母子二人亦是成功脱逃。但那黄鸳芸的娘家却是被屠戮殆,听闻那些人仿佛是在寻什么东西。” 

 “寻东西?”萧疏隐微讶。 

 宁老太太却是骤然问道,“皇帝让谢若微频繁往来柳城所谓何事?应当不是协助你围剿黑山吧!” 

 虽然话语用得不确定,但语气却是很肯定。 

 萧疏隐指尖摩挲着杯壁,慢慢道:“柳城到幽州之地矿脉丰富,朝廷沿途设有数个采矿场。” 

 “但近些年,采矿数量有偏颇,采矿司给出的理由是矿脉日渐枯竭。而今各处起战事,朝廷需要大量铁矿,更不用说还有铜矿。” 

 “所以,陛下怀疑是有人监守自盗了。特派了谢若微来调查缘由。” 

 宁老太太眉眼变得严肃,“然后呢?” 

 “监守自盗自是有点,但我这次倒是发现了些有趣的东西。”萧疏隐弯了弯眉眼,眼底藏着尖锐,“有人开了私矿,就在矿洞不远,有人遮掩。” 

 “开设私矿是死罪。”宁老太太眉目一凝,“可有头绪?” 

 “暂时未追寻到主谋。”萧疏隐继续道,“黑山贼为何能够矗立多年不倒,就是因为是私人所豢养,有人赠予钱财和铁器,才能维持那么大的盘。” 

 “只可惜,那应怀瑾嘴风很紧,就算拿黑山上下的性命来威胁,他亦是一口咬定不知。” 

 “我查过他的书信,只跟幽州有所来往,其中赵家就提供过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