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第3页)

 穿过一条蜿蜒的小径,几人来到一座古朴的院落前。 

 院门口种着几株高大的松树,枝叶繁茂,遮住了大半的阳光,显得格外幽静。 

 院内的地面上铺着青石板,石板上落满了松针,踩上去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沈桑榆跟着进若松院,发现院内布置得极为雅致。 

 墙角种着几株梅花,虽然还未到花期,但枝干苍劲有力,显得格外有韵味。 

 旁边依次还种着几株高大的银杏树,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周围的松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哇……”沈桑榆忍不住低声呼了声。 

 萧疏隐没有说话,倒是孟藻悄声解释道:“若松院是老夫人的居所,老夫人一心礼佛,不问世事,故而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譬如这银杏树就是从温

泉山庄移栽过来的,那红梅则是侯爷特地从南方运来的,栽种下后,秋日银杏叶黄,冬日红梅傲放枝头……” 

 沈桑榆愣住,不由抬头觑了眼前头身姿挺拔的萧疏隐,暗暗道,这还是孝子呢! 

 就是他为何要带她来见什么老夫人? 

 她心中忐忑不安,攥紧手心,跟了上去。 

 仆从见到萧疏隐,连连俯身唤道:“侯爷……” 

 “娘呢?”萧疏隐问道。 

 “老夫人刚吃了药,本是要睡下的,听闻侯爷德胜归来了,特地在屋里等着侯爷呢!”仆从伶俐地回答道。 

 闻言,萧疏隐扯了扯唇角,扬起一抹讥诮的弧度,略略颔首,大跨步入了正屋。 

 沈桑榆紧随其后。 

 正屋里飘散着一股浓郁的檀香,正屋上首坐着一位容色雅致,神色和善的老妇人,穿着暗沉的褐色裙袍,面上看不出具体年岁,只眉眼间笼着淡淡的轻愁,叫人看一眼就难以挪开视线。 

 沈桑榆感觉她就像是冬日里薄雾一般。 

 萧老夫人听到脚步声,连头都不曾抬起,只静静拨动着指尖的佛珠。 

 萧疏隐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唤道:“娘,孩儿给您请安。” 

 孟藻也是鞠躬一礼。 

 轮到沈桑榆时,她愣住了,然后也学着两人的模样,像模像样的躬身作揖,“给,给夫人请安。” 

 她有些尴尬。 

 萧老夫人掀起眼皮,冷冷淡淡地扫了几人一眼,声音清浅冷漠。 

 “我听说了你的英勇事迹,陛下特命人来府中嘉奖过你。” 

 “陛下垂怜。”萧疏隐回了句。 

 萧老夫人继续道:“你这次用的时间挺久的,还在外耽搁了这般久,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萧疏隐一愣,抬头望去。 

 就见萧老夫人言笑晏晏的望着自己,抬手招呼道:“我儿征战辛苦了,为娘这段时间为你甚是担心。且过来,给为娘瞧一瞧。” 

 萧疏隐见她又变了神态,心中明白,她这是又发了病。 

 他微微扬起嘴角,顺着她的手凑上去,在她身侧坐下。 

 “劳烦娘担心了,孩儿一切皆好……” 

 萧老夫人摸了摸他的脸,脸上俱是心疼,“哪儿好了,瞧着都清减了。照我说,你就该好好儿待在府中,回头我得说说你爹,让他莫要总是躲懒,什么事儿都让你个当儿子的上。” 

 “对了,前头你弟弟还在念叨着你呢,不过这会儿他困了,去睡觉了。” 

 “等会儿,你可要陪着他多玩儿会,自从你走后,他就成日里在我耳边叨叨,还替你去礼佛了呐!” 

 说着,她又扭头对旁边的侍女道,“你们傻愣着干什么?不是前头让你们煲了汤么?快端出来,让隐儿好好喝些,补补身体。” 

 “是。”侍女面色如常,显然习以为常,福了福身,就退了出去。 

 萧疏隐面上不见不耐,神色温和,一一应承着萧老夫人的话。 

 倒是沈桑榆像是察觉了什么,有些困惑地扭头看向孟藻,眼神里都是疑惑。 

 萧疏隐的弟弟不是失踪了么? 

 难道他娘还给他生了个弟弟吗? 

 孟藻朝她暗暗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