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纣为虐五冠绝尘

第一百零八章 帝国西北,将星璀璨!!(第2页)

 这里炊事班的人都拿着燧发枪上了。

 打的非常激烈。

 不过,没有任何伤亡。

 这源于提前就挖好的战壕。

 之前陆远就感觉这肃城的气氛不太对劲。

 所以提前就让人在这儿挖了战壕。

 而今天一看,还好挖了。

 而有着战壕,还有飞雷,燧发枪等这些个超级武器。

 这六十人硬是打的肃城一千多叛军没法冒头。

 当陆远一行人乘坐的装甲车抵达营地后。

 陆远立马跳下车,找到这里★☆的指挥官立即大声道:

 “以装甲车为掩体,往前推进二百米,把飞雷架过去,跟两辆坦克一起瞄准城门轰!”

 肃城里还有一个装甲车队,也就是一个排呢。

 这叛军的突然袭击。

 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他们!

 但是陆远相信,汉王亲兵团的人肯定不会被轻易的缴械。

 装甲车是必须有四人看守的。

 一旦出事儿,装甲车肯定会启动,不会落入其他人手中。

 所以,他们必定会突围出来。

 而既然突围出来,那肯定是要来北大营这里跟驻地外的人汇合。

 来个里应外合。

 如果陆远没猜错,这城里的那一个排,已经在城门口已经等着了。

 嗯……

 实际上……

 不用陆远猜,是灵雎告诉陆远的。

 随后,便就是按照陆远所指挥的那样。

 轰隆隆一阵乱炸。

 这城门被飞雷加坦克直接给轰烂了。

 而城墙上的叛军拿着装甲车跟坦克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很快,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一辆装甲车从城里撞破烂门冲了出来。

 而此时陆远蹲在战壕中,借着火光与月光掏出了《军神》。

 目前的情况,很明显了。

 肃王,反了!

 那既然肃王反了,肯定不是就只有肃城这一个地方反。

 肃王在这里建藩数十年了,这里一代都跟肃王有关系。

 很可能一些个边军也要跟着反。

 不!

 是肯定的!

 如果边军不跟着反,光靠肃王的三卫,不到两万人他凭什么敢反?

 只不过,陆远相信,并不是所有边军都跟着他反的。

 毕竟边军的军饷是朝廷发的。

 边军的将领是朝廷委派的。

 并且每年这些将领都会换防驻地。

 就算他肃王人格魅力再强,再会妖言惑众,也不会所有边军都跟他反。

 最起码……

 会有墙头草,两边观望。

 现在的情况就是,想要直接从干肃跑回皇城是不可能了。

 干肃到皇城的路实在太过于蜿蜒崎岖。

 并且只有官路能够让坦克,装甲车这种重装甲跑。

 其他的地方,危险太大。

 一个不注意要是跑进沙漠里,或是怎么样的陷进去就坏了。

 而这肃王敢反,必定已经在官路上设下层层关卡。

 想要硬冲回去。

 不太可能。

 如此一来,那就只能找边关没有反叛的边军会合。

 那怎么通过《军神》找没有反叛的边军呢?

 很简单。

 这属于军事行动。

 如果要加入叛乱,《军神》上面必会实时更新。

 这些叛军肯定不会就待在要塞不出来吧?

 既然他们要反叛,那么肯定会从要塞出来,往肃城这边儿汇合。

 而他们一动,《军神》就会有更新。

 比如哪里哪里的军队从哪里哪里的要塞整兵前来肃城。

 只要出现在军神上面的,

 从要塞出来了,动了的。

 那就是叛军。

 而没动的,依旧在边关要塞守着的,那就肯定不是了。

 所以就去这种地方。

 但是,这不打开《军神》不知道,一打开《军神》陆远懵了。

 卧槽?!!

 大西北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各种战报,军情极其快速的刷屏中。

 这就好像是一个大主播的直播间弹幕一样。

 陆远还没看清这一行字,瞬间又刷出来七八行字。

 什么西先卫,阿端卫,沙洲卫,安定卫,哈密卫……

 这些乱七八糟的要塞全部都在战斗。

 而敌人则是亦力把里?!!

 一时间,陆远明白了。

 肃王这个家伙,踏马的叛国了!!

 通敌了!!

 另外就是……

 怎么这些个地方,多半都是自己汉王亲兵团的人在打??

 要塞的边军……

 怎么都没动?!

 一时间,陆远明白了!

 墙头草!

 这些都是墙头草!

 肃王反叛他们不帮,不一起跟着反叛。

 但是。

 同样的,他们也不帮朝廷平反。

 就是在驻地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甚至会偷偷放亦力把里的人进来。

 这事后,肃王反叛失败,他们不会受到处罚。

 而同样的,肃王如果反叛成功,他们也有利。

 看到这里,陆远暗骂一声这帮狗东西。

 朝廷真是白养你们了!

 不过……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万一他们反叛了,那在各个要塞的连队就危险了。

 那就是腹背受敌了!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

 而此时陆青则是突然来到陆远身旁怒喝道: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看书!!

 城里的队伍已经出来了,咱们该撤了!!

 往距离这里最近的罕东卫撤!

 到时候集结了边军,回来杀穿这帮叛国贼!”

 而陆远则是收起《军神》望着陆青道:

 “你觉得肃王反叛,就只有他的三卫反叛吗?!

 周围的边军会不帮他们吗?”

 陆青沉默,随后,便是快速思索周围的要塞,边军。

 而陆远则是道:

 “不用想了,现在谁也没办法猜到底哪个要塞边城没有反叛。

 你敢赌罕东卫的边军没有叛乱!”

 随后,陆青便是望向陆远道:

 “那就打进去,打进肃城,以肃王府为据点,坚守待援!

 另外进城搜寻三匹快马,从不同方向突围去……

 去夹西行都指挥使司求援。”

 这的陆青不愧是好圣孙。

 想的跟基本上跟陆远一样,两人属于是不谋而合了。

 陆远也是这么想的。

 跑是没法跑了,那就坚守待援!

 当即,陆远便是立即起身,望着陆青道:

 “我带一排加一辆坦克去兵马司,抢弹药。

 你带二排,三排,加一辆坦克去抢占肃王府!”

 从肃城到夹西行都指挥使司,就算不眠不休快马也得三天时间。

 去了之后,等夹西行都指挥使司派人过来,怎么着又得四天时间。

 也就是说,陆远这一百多号人,要守着肃王府,坚持最少七天时间。

 吃喝什么的这不需要担心。

 不管是汉王亲兵团自己的补给,还是肃王府中必定也有吃有喝。

 但是弹药什么的就不太够了。

 虽然说燧发枪的弹药多,但七天时间,必定不够。

 还是得抢肃城兵马司的火铳与弹药,火药。

 陆远说完,陆青一点头。

 随后兄弟俩分头朝着靠着自己最近的装甲车冲去。

 ……

 大西北彻底乱成一锅粥时。

 皇城,倒依旧是繁华依旧,岁月静好。

 今日,永乐帝刚从鲁西回来。

 在鲁西待了半个多月。

 这突然回来,永乐帝还真是有些不太适应。

 跟鲁西相比较。

 往日奢华的皇宫,倒像是普通的民宅一般。

 要啥,啥没有。

 永乐帝真是有些瞧不上了。

 不过,好在的是,这次永乐帝回来,带上了宋先觉。

 准备给自己的皇宫,特别是自己一直待的勤政殿这儿,好好的改造改造。

 这不。

 晚上九点多了。

 勤政殿的上面,还有一些个小太监,还有工部的人在忙活呢。

 永乐帝站在勤政殿外面的大门口,望着这么一帮人在自己的屋顶上忙活。

 “哎呦,皇爷快进屋儿吧,这下着小雪,可别冻着了。”

 红袍大太监在一旁劝道。

 而永乐帝则是双手抱在胸前,昂着头,一边看着屋顶上的人一边道:

 “地炕暖道烧的太热了,朕出来透透气。”

 这大太监一怔,随后,便是连忙道:

 “这今儿个下雪,掌煤的奴婢怕皇爷冻着,就多加了些煤。

 这没想到,一下给加多了,这屋里倒是热的跟蒸笼一样。”

 永乐帝摆了摆手道:

 “无妨,第一次下雪烧地炕暖道,总是难免掌握不住度量,下次注意点儿就是了。”

 红袍大太监有些意外的看了下永乐帝。

 总是感觉皇爷从鲁西回来,这脾气变好了不少。

 也是。

 这鲁西变化这么大,现在还有了那亩产两三千的土豆。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些个小事情也不值得生气了。

 也在此时,在屋顶上面站着的宋先觉转头望着下面的永乐帝道:

 “皇爷,这太阳能安好了。

 公公,您去打个开关,看看水通不通。”

 这所谓的太阳能,自然不是地球上那种什么电路板,然后能充电什么的。

 这太阳能,就是太阳能热水器。

 构造还是非常简单的,利用热水上浮的原理。

 在地球的农村中,甚至可以用大缸来进行制造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当然,那种保温性不太行,冬天不太热。

 现在勤政殿上面这个,就是正儿八经地球上那种太阳能热水器,十几个玻璃管的那种。

 这永乐帝在鲁西待了半个多月。

 还真是很喜欢这花洒。

 先在浴池里泡一会儿,再起来用热水冲一冲。

 很是舒服。

 这不一回来,就让人给自己安上了。

 红袍大太监连忙跑去勤政殿里面。

 没一会儿出来后,这红袍大太监便是又紧接着跑出来吆喝道:

 “通水啦,通水啦。

 就是宋主事,这水咋是凉的呢,冰凉冰凉的。”

 宋先觉则是望着下面的永乐帝拱手道:

 “皇爷,这太阳能刚接上,水都是井水,这得等明天太阳出来晒一天才有热水。”

 这些个永乐帝懂。

 都用了半个多月了。

 随后便是摆了摆手道:

 “下来吧,时间不早了,回去休息吧。”

 最近宋先觉可有的忙了。

 现在宋先觉一边要给那些大臣们的家里上地炕暖道,还要给人安热水器。

 事情多着呢。

 宋先觉从屋顶上爬下来后,这才躬身道:

 “是,皇爷。”

 等宋先觉走后,在外面感觉有点儿冷飕飕的永乐帝这才进屋。

 要说这些天,永乐帝真是一点儿烦心事儿都没有了。

 心情很好。

 毕竟,这现在可是有亩产两三千斤的土豆了。

 这帝国的未来,真是用脚后跟想都知道是要空前发展了。

 永乐帝自然是无比的高兴了。

 基本上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但是也有让永乐帝感觉非常不爽的地方。

 那就是……

 这十几天……自己这眼皮就没停过。

 右眼一直跳。

 跳的永乐帝有些心烦意乱的。

 烦气的很。

 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这太医说是没睡好。

 想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儿。

 这之前的日子里,永乐帝每天早早的起床,吃完饭就去视察鲁西。

 上这儿看看,上那儿看看。

 每次看到一些自己孙子的新发明,永乐帝就乐得合不拢嘴。

 晚上回鲁王府,就设宴跟大臣们一起吃吃喝喝。

 这觉比起以前真是少了许多。

 这太医说的对。

 但是吧……

 就算如此,永乐帝还是莫名会联想到自己两个孙子的事儿。

 这事儿,真是越寻思,越不对劲,烦得很。

 一进屋。

 回到龙椅上的永乐帝,刚拿起茶杯,准备喝几口茶,然后看看折子什么的。

 结果,只听咔嚓一声。

 茶杯应声碎了。

 这一旁的红袍大太监一边说着自己该死,一边赶紧来收拾。

 并且派人给永乐帝赶紧换一杯新的。

 本该大发雷霆的永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