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鹿子草
98 第 98 章(第2页)
陈老师:“……”
你把主席同志的指示拿出来,那还辩论什么啊?
叶满枝在桌下给梁宁竖个大拇指,这段资料搜集得好。
梁宁抿着嘴微笑,虽然不是自己的发言,但她双眼晶亮,啪啪给赵金花鼓掌。
大三的黄志强轻咳一声,起身说:“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这很有道理,但办厂这件事确实有实际的困难,我目前正在滨江通用机器厂实习,建机械厂需要的技术高,设备大。但咱们的设备和技术力量都没有基础,系里的经费也是用于教学的,能拿出大笔资金建工厂吗?”
工学院有那样得天独厚的条件,都没说开办一家工厂,很大的原因就是建厂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财政拨给大学的教育经费是有数的,谁舍得把有限的经费拿来办工厂?
至于动力工程系的那个焦炭厂,其实是有学生发现市里的焦炭供应不足,去需要采购焦炭的几个企业提前搞来了一大笔定金,才将厂子开起来。
黄志强提到的这一点,确实是很实际的困难。
办厂好说,钱从哪里来?
叶满枝往大二大三的方向瞟了一眼,眼见他们凑在一起蛐蛐咕咕,却一直没人站起来反驳。
她等了一会儿,便主动起身说:“工厂的规模有大有小,咱们建厂的时候,不要总背着省大的包袱,觉得省大就应该兴建大型工厂。部分老师和同学可能已经听说了,我从光明煤炉厂拉来了一笔鼓风机的订单,最近大二大三的师兄师姐,课余时间都在为这笔订单赶工。”
“其实我曾经担任过光明煤炉厂的厂长,不谦虚地说,这个厂就是由我一手建起来的。当初我还是街道的基层干部,街道想生产销售新型蜂窝煤炉子,但建厂经费只有五块钱。”
“……”罗老师插话问,“建厂经费有多少?”
“五块钱。”叶满枝笑道,“这事就发生在前年冬天,拿着这笔五块钱的启动资金,我们租用了居民家的小院当车间,最初只有7个领计件工资的工人,生产煤炉子的原料全靠赊账,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只舍得从废品收购站赊账购买油漆桶当煤炉子的外壳。”
“靠着这五块钱的启动资金,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盈利,如今这家工厂已经是有正规厂房和车间,拥有四十多名正式职工,有六种规格产品的国营工厂了。”
“所以,我觉得咱们首先要明确办工厂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开办一家让学生们结合学习、劳动和科研的三结合基地,那就没必要求大求全。先开一个小厂,甚至是一个小作坊,用土办法,动手生产一些市场需求高的简单产品。等到积累了资金以后,再采购电动机床之类的,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机械设备搞生产……”
叶满枝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就坐下了,会议室里嗡嗡嗡全是议论声,暂时没人起身反驳她。
苗主任敲了敲桌面,说:“叶满枝同学这个观点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将一个工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起来,这个过程中会牵扯到很多经济学问题。咱们工业经济系兴办工厂,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们当技术工人,也是让大家将课堂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最后转换口风,对叶满枝说:“你们开办煤炉厂的过程很有意思,有些细节很值得研究,你抽空写一篇相关论文交给我看看。”
叶满枝:“……”
物资供应先锋队的论文她还没动笔呢,咋又让她写论文?
除了叶满枝受到伤害,这场辩论会还是很有成果的。
边鹊桥和赵金花,还有大二的两个男生,都贡献了精彩发言。
苗主任没有当场宣布是否要建工厂,据说还要在系里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但201宿舍的五个人都挺高兴的,这是她们第一次参加大辩论,表现已经相当可圈可点了。
全宿舍的人一起去食堂吃了晚饭,本想计划着周末再组织个集体活动,全宿舍出校门玩耍一天。
结果化学课代表和物理课代表把周四的测验成绩发了下来。
整个201宿舍,物理分数最高的是梁宁,69分,全班排名第20,化学分数最高的是叶满枝82分,全班排名第9。
化学就不说了,关键是物理,五个人的最高排名才排在20名,那其他人的成绩有多惨就可想而知了。
出门玩耍的心思彻底消散,五个人再不复辩论会上的意气风发,一个个蔫头耷脑地拿起课本埋头看书。
叶满枝带着她的试卷和成绩单回了军工大院。
吴峥嵘最先看到的是那张化学卷子,叶来芽好几年没学过化学,高考复习也没复习过这门功课,能拿到82分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可是,当他瞧见那张写着血红的61分的物理试卷时,心情委实一言难尽。
他在攻读工科副博士,而他媳妇的物理成绩,差点不及格。
叶满枝杵着下巴,挺满足地说:“至少及格了,挺好的!她们都哭丧着脸,我在寝室里都不好意思表现得太高兴!”
“61分,值得高兴吗?”吴峥嵘伸手将她额头上的碎发捋了上去。
“虽然分数低了一点,但我的物理成绩排名25,”叶满枝嘿嘿笑道,“边鹊桥的排名27,陈特冶排名30!他俩的物理成绩都不及格呢!”
他们仨都是调干生,那俩是单位保送的,学习成绩都不如她这个自己考上来的。
陈特冶最近忙着炼钢,物理测验垫底,化学倒数第二,只比倒数第一的高一分。
有他俩在前面撑着,叶满枝这个班长的心理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好多啊!
“得个倒数第六,你还挺光荣的!还有心情嘲笑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一呢。”
吴峥嵘的成绩排名,从未出现在第一行以外的位置。
对她这种向下看齐的心理,不是很能理解。
只觉得她是傻乐呵。
叶满枝不需要他的理解,哼道:“你懂什么呀!我这样的学生,进步空间比较大,下次多考一分,就算是进步了。我每次考试进步一点,等我毕业的时候,兴许就能跟第一名看齐了!”
“再说,我只是物理成绩不好,其他科目还是不错的,我现在不求别的,只等着期末考俄文的时候,考个第一名,到时候一鸣惊人!嘻嘻~”
“……”
面对这样傻乐呵的叶来芽,吴峥嵘难得语塞。
在她拿出琵琶,眉飞色舞地弹了一首《步步高》庆祝的时候,吴峥嵘礼貌地献上掌声,然后把人压到书桌上,狠狠吻了一通。
叶满枝被吻得气喘,挂在他身上问:“我下周末想带咱妈去草帽山爬山,你去不去?”
“怎么想爬山了?”
“就是想带妈妈出门散散心呗,我三嫂刚生了出租车,四嫂也怀孕了,我不想让她天天围着孩子转,想带她出门走走。”
你把主席同志的指示拿出来,那还辩论什么啊?
叶满枝在桌下给梁宁竖个大拇指,这段资料搜集得好。
梁宁抿着嘴微笑,虽然不是自己的发言,但她双眼晶亮,啪啪给赵金花鼓掌。
大三的黄志强轻咳一声,起身说:“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这很有道理,但办厂这件事确实有实际的困难,我目前正在滨江通用机器厂实习,建机械厂需要的技术高,设备大。但咱们的设备和技术力量都没有基础,系里的经费也是用于教学的,能拿出大笔资金建工厂吗?”
工学院有那样得天独厚的条件,都没说开办一家工厂,很大的原因就是建厂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财政拨给大学的教育经费是有数的,谁舍得把有限的经费拿来办工厂?
至于动力工程系的那个焦炭厂,其实是有学生发现市里的焦炭供应不足,去需要采购焦炭的几个企业提前搞来了一大笔定金,才将厂子开起来。
黄志强提到的这一点,确实是很实际的困难。
办厂好说,钱从哪里来?
叶满枝往大二大三的方向瞟了一眼,眼见他们凑在一起蛐蛐咕咕,却一直没人站起来反驳。
她等了一会儿,便主动起身说:“工厂的规模有大有小,咱们建厂的时候,不要总背着省大的包袱,觉得省大就应该兴建大型工厂。部分老师和同学可能已经听说了,我从光明煤炉厂拉来了一笔鼓风机的订单,最近大二大三的师兄师姐,课余时间都在为这笔订单赶工。”
“其实我曾经担任过光明煤炉厂的厂长,不谦虚地说,这个厂就是由我一手建起来的。当初我还是街道的基层干部,街道想生产销售新型蜂窝煤炉子,但建厂经费只有五块钱。”
“……”罗老师插话问,“建厂经费有多少?”
“五块钱。”叶满枝笑道,“这事就发生在前年冬天,拿着这笔五块钱的启动资金,我们租用了居民家的小院当车间,最初只有7个领计件工资的工人,生产煤炉子的原料全靠赊账,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只舍得从废品收购站赊账购买油漆桶当煤炉子的外壳。”
“靠着这五块钱的启动资金,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盈利,如今这家工厂已经是有正规厂房和车间,拥有四十多名正式职工,有六种规格产品的国营工厂了。”
“所以,我觉得咱们首先要明确办工厂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开办一家让学生们结合学习、劳动和科研的三结合基地,那就没必要求大求全。先开一个小厂,甚至是一个小作坊,用土办法,动手生产一些市场需求高的简单产品。等到积累了资金以后,再采购电动机床之类的,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机械设备搞生产……”
叶满枝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就坐下了,会议室里嗡嗡嗡全是议论声,暂时没人起身反驳她。
苗主任敲了敲桌面,说:“叶满枝同学这个观点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将一个工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起来,这个过程中会牵扯到很多经济学问题。咱们工业经济系兴办工厂,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们当技术工人,也是让大家将课堂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最后转换口风,对叶满枝说:“你们开办煤炉厂的过程很有意思,有些细节很值得研究,你抽空写一篇相关论文交给我看看。”
叶满枝:“……”
物资供应先锋队的论文她还没动笔呢,咋又让她写论文?
除了叶满枝受到伤害,这场辩论会还是很有成果的。
边鹊桥和赵金花,还有大二的两个男生,都贡献了精彩发言。
苗主任没有当场宣布是否要建工厂,据说还要在系里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但201宿舍的五个人都挺高兴的,这是她们第一次参加大辩论,表现已经相当可圈可点了。
全宿舍的人一起去食堂吃了晚饭,本想计划着周末再组织个集体活动,全宿舍出校门玩耍一天。
结果化学课代表和物理课代表把周四的测验成绩发了下来。
整个201宿舍,物理分数最高的是梁宁,69分,全班排名第20,化学分数最高的是叶满枝82分,全班排名第9。
化学就不说了,关键是物理,五个人的最高排名才排在20名,那其他人的成绩有多惨就可想而知了。
出门玩耍的心思彻底消散,五个人再不复辩论会上的意气风发,一个个蔫头耷脑地拿起课本埋头看书。
叶满枝带着她的试卷和成绩单回了军工大院。
吴峥嵘最先看到的是那张化学卷子,叶来芽好几年没学过化学,高考复习也没复习过这门功课,能拿到82分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可是,当他瞧见那张写着血红的61分的物理试卷时,心情委实一言难尽。
他在攻读工科副博士,而他媳妇的物理成绩,差点不及格。
叶满枝杵着下巴,挺满足地说:“至少及格了,挺好的!她们都哭丧着脸,我在寝室里都不好意思表现得太高兴!”
“61分,值得高兴吗?”吴峥嵘伸手将她额头上的碎发捋了上去。
“虽然分数低了一点,但我的物理成绩排名25,”叶满枝嘿嘿笑道,“边鹊桥的排名27,陈特冶排名30!他俩的物理成绩都不及格呢!”
他们仨都是调干生,那俩是单位保送的,学习成绩都不如她这个自己考上来的。
陈特冶最近忙着炼钢,物理测验垫底,化学倒数第二,只比倒数第一的高一分。
有他俩在前面撑着,叶满枝这个班长的心理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好多啊!
“得个倒数第六,你还挺光荣的!还有心情嘲笑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一呢。”
吴峥嵘的成绩排名,从未出现在第一行以外的位置。
对她这种向下看齐的心理,不是很能理解。
只觉得她是傻乐呵。
叶满枝不需要他的理解,哼道:“你懂什么呀!我这样的学生,进步空间比较大,下次多考一分,就算是进步了。我每次考试进步一点,等我毕业的时候,兴许就能跟第一名看齐了!”
“再说,我只是物理成绩不好,其他科目还是不错的,我现在不求别的,只等着期末考俄文的时候,考个第一名,到时候一鸣惊人!嘻嘻~”
“……”
面对这样傻乐呵的叶来芽,吴峥嵘难得语塞。
在她拿出琵琶,眉飞色舞地弹了一首《步步高》庆祝的时候,吴峥嵘礼貌地献上掌声,然后把人压到书桌上,狠狠吻了一通。
叶满枝被吻得气喘,挂在他身上问:“我下周末想带咱妈去草帽山爬山,你去不去?”
“怎么想爬山了?”
“就是想带妈妈出门散散心呗,我三嫂刚生了出租车,四嫂也怀孕了,我不想让她天天围着孩子转,想带她出门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