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第 111 章(第2页)

    所以,再婚以后,她就想开了,她有陪嫁,平时吃老叶的喝老叶的,不上班也过得挺好。


    叶满枝叹道:“你不想拼搏,但得为我五哥想想吧?他总不能一辈子当马车夫吧?上次那吴桐月的妈妈来家里闹事,不就是看不起五哥的职业吗?你要是当了肉制品加工厂的厂长,就可以把我五哥安排进去当个配料师傅或是会计了,我五哥的算盘打得那么好,可以让他一展所长。”


    五哥进不去别的单位,亲妈当厂长的单位还能进不去吗?


    常月娥被闺女说得有点动心,放下刀叉认真思索起来。


    琢磨了好一阵后,又摇摇头说:“不行,我看这肉制品加工厂干不长久。听你五哥说,现在农村的公社,又开始鼓励社员在家里搞副业了,不但能养鸡养鸭养猪,还能在自留地里种粮食。公社刚成立那会儿,这些可都是禁止的!如今突然放开,估摸是农村的猪呀鸡呀,也不够供应了。而且我听纸壳厂的同事说,白酒厂酿酒的原料很不好采购,今年的酒糟都少了,要是酒糟供不上,那街道的农场里还怎么养猪啊?”


    常月娥觉得开肉制品加工厂不靠谱。


    搞不好干几个月就黄了。


    做食品加工的,原料才是关键。


    叶满枝小口喝着红菜汤,悄声嘀咕:“去年街道刚开始办工厂的时候,半个月就干黄了七八家。咱们别管它能支应多长时间,先把厂子搞起来,让我哥进去当个技术员或是会计,一是让他混个国营单位的职工身份,二是让他积累一些相关工作经验。他要是能当技术员,哪怕以后厂子开不下去了,也能凭经验去其他工厂上班。最起码可以在我大舅他们单位想想办法。”


    五哥是马车夫,没有技术员或会计方面的学历和经验,腿脚又不利索。


    哪个单位能招他进厂?


    但是如果能在肉制品加工厂给他谋个职位,让他在这里过渡一下,那以后就好办多了。


    叶满枝撇嘴说:“妈,你别总觉得五哥娶不到媳妇,是因为他腿脚不利索。腿脚是一方面,但更多的还是他职业前景的问题。当个马车夫,一辈子都能看到头了。娶农村媳妇,你和五哥都不甘心。娶城里媳妇,人家又看不上他的职业。说句难听的,那厂长、主任家的傻儿子都能娶到媳妇,我五哥总不至于连人家的傻儿子都不如吧?”


    “少拿你五哥打趣!”常月娥被女儿说动了心,又犹豫道,“我又没当过厂长,公社凭啥让我当这个厂长啊?”


    她这人的思想觉悟没多高,如果不能当国营厂的厂长,把儿子安排进去当正式职工,那她是不会拿出配方,也不会去给工厂做贡献的。


    叶满枝笑嘻嘻道:“妈,你别总觉得工厂都是656厂这样的大厂,当初我搞煤炉厂的时候,厂里只有七个职工。小厂也是工厂,七八个职工跟咱家的人数差不多,你能管好咱家,就能管好工厂。至于报税啊,利润啊什么的,到时候公社就主动帮你办了。而且如今时机正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一旦农场不再养猪,咱们去哪给你找第二个厂长职位?”


    她虽然离开了光明街,对办厂的事没有话语权,但留在原单位的人脉还可以用一用。


    刘金宝一心想升官,她要是把这个想法透露给刘金宝,急着出成绩的小刘干部十有八九会帮着想办法。


    抓特务的功劳不是总有的,工作成绩就得靠这些小成绩一点点积累。


    把街道农场和肉制品加工厂结合起来,要是干好了,也能给他的个人履历添上浓重的一笔。


    常月娥被闺女说得心头火热,没想到临老临老,居然还要因为儿子的前途,为事业拼搏一把。


    “我要是去当了厂长,可就没办法给你带孩子了!”


    “没事,工厂不是马上就能办起来的,公社内部扯皮还需要些时间。反正白天有她太爷太奶带着,过一阵子等娃不用吃夜奶了,我跟吴峥嵘也可以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