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第 115 章


    第115章


    为了“以煤保钢”, 市里的夺煤大会战开展得如火如荼。


    吴玉琢小朋友并没能加入战斗,但她四舅叶满桂,被全家人推举为夺煤英雄, 去煤场挖煤了!


    四哥以为这场大会战顶多搞一两个月,就能把需要的煤凑齐。


    然而, 煤是机器的源泉, 工业的粮食, 市里正在大力发展重工业, 煤就没有能凑齐的时候!


    他第一次去参加夺煤大会战时,叶满枝还在大学二年级死磕物理。


    后来他又代表全家陆陆续续参加过好几次大会战。


    等他第七次去煤场当夺煤英雄的时候, 叶满枝已经是大四的师姐了。


    “叶来芽, 你跟我说实话, 你一直推脱, 不让妹夫帮我介绍工作,是不是为了让我替你去挖煤?”


    四哥刚从煤场回来, 就跑来了妹妹家里。


    叶满枝在闺女的小揪揪上摸了摸, 让她别受干扰, 继续拼七巧板, 瞪四哥一眼说:“咱俩又不在一个户口本上, 你去挖煤又不是代表我去的!”


    “那妹夫咋还没给我找到工作?”


    四哥真的快愁死了!


    他以前的日子多逍遥啊, 在家有吃有喝, 还能用兴趣爱好赚钱。


    可是这两年粮食紧张, 他那些老主顾都没心思搞花鸟鱼虫了,这就让他彻底喝起了西北风。


    老叶嫌他在家吃白饭, 所以大院里每次号召夺煤的时候,都让他去当夺煤英雄。


    煤场里的伙食倒是挺好,但架不住挖煤辛苦啊!


    他现在不求别的, 只想赶紧找个正经工作。


    “吴峥嵘介绍你去煤场开车了吧?是你自己干了两天就不干了。”叶满枝斜睨着他说,“咱妈让你去肉制品加工厂当工人了吧?你嫌灌肠的调料味呛得慌,也不肯干。”


    就像老叶说的,她四哥是小姐身子丫鬟命,娇贵毛病忒多了。


    四哥问:“你说我现在去肉制品加工厂上班咋样?”


    “不咋样,晚了!”


    肉制品加工厂的规模不大,常月娥刚带头办厂的时候,厂里只有九个人。


    她想着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既然已经把老五弄去当会计了,那索性把老四也招进来,混个工人身份。


    她这把年纪了,不怕别人蛐蛐她谋私。


    但当时四哥鼓捣花鸟鱼虫还能赚钱,不想进这种小厂苦哈哈地当工人。


    如今四哥反悔,再想进厂,却已经晚了!


    这两年城里粮食短缺,白酒厂的酒糟,榨油厂的豆渣,早就不往街道农场送了。


    农场里的猪,从八十多头锐减到二十多头,而且一个个长得贼苗条。


    没有了生猪来源,肉制品加工厂一直在倒闭的边缘徘徊。


    之所以没能倒闭,是因为五哥劝常月娥转变了经营策略。


    以前他们只为街道农场加工香肠,如今又拓展了为城市居民代加工香肠的业务。


    城里的肉禽水产供应紧张,市里号召市民自力更生想办法,多养多食,少养少食,不养不食。


    光明街上的每个居委会都想办法养了二十多头猪。


    因此,加工厂就开始承接为个人或单位灌制香肠的业务,勉强能维持收支平衡将厂子办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常月娥是厂长,也不可能把四哥招进去上班。


    叶满枝埋怨四哥,“谁让你之前一直挑三拣四的!现在大多数单位都在减员增效,人家原有的工人都去农村种地了,咋可能再另外招人!你再等等吧,我跟吴峥嵘都帮你留意合适的工作呢。”


    四哥郁闷地叹口气。


    抓起桌上的橘子,刚要剥皮就被叶满枝一把抢了回去。


    “这是我们有言的橘子,你不许吃。”叶满枝换了一个又小又丑的国光苹果给他。


    四哥咬了口苹果,被酸得说不出话来。


    眯着眼睛缓了好半晌才问:“有言咋还不会说话啊?我家起球只比她大四五个月吧?现在都能叭叭告状了!”


    “我们有言能说,就是不爱说话!”叶满枝给四哥递去一个警告的眼神,让他别当着孩子的面乱讲。


    她家吴玉琢小朋友,两岁多还不会说话。


    除了在十个多月的时候,喊过两次妈妈,之后就再没开过口。


    一度让叶满枝怀疑自己当时听错了。


    两岁多的孩子不会说话,放在整个大院都是西洋景。


    原本有个工程师家的男孩,能跟她做伴,俩孩子一起不开口。


    可是那家的孩子突然就在1962年的大年初一开口了。


    这就把吴玉琢衬托成了掉队的落后分子。


    不少人在背后嘀咕她跟吴峥嵘,两个大学生居然生出一个小哑巴!


    他俩带着孩子将滨江的大医院都跑遍了,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让他们回家再观察观察。


    吴玉琢小朋友能听懂大人说话,能给出正确回应,能跑会跳能吃能睡。


    现在还跟着吴爷爷学了认字。


    吴爷爷做了好多识字卡片,问她哪个是“火”,哪个是“我”,她都能准确把卡片指出来。


    在智力上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四哥眯着眼将一个酸苹果啃完了,跷着二郎腿说:“要我说,主要是你俩给孩子取名取错了!叫‘有言’根本没用!”


    “怎么没用,咱妈说我跟五哥改了名以后,效果特别好!”


    五哥小时候胎发少,常月娥给他取个小名叫来毛,现在的头发果然很浓密。


    叶满枝七八个月大的时候还不长牙,常月娥就给她取名叫来芽,如今的牙齿果然洁白整齐。


    轮到吴玉琢这里,她一岁之前都叫小漂亮,果然长得粉雕玉琢,可可爱爱。


    如今最紧要的是让她赶紧开口说话,所以叶满枝与吴峥嵘商量过后,又给她取了一个小名叫“有言”。


    期盼她能早点说话。


    四哥在外甥女的小揪揪上弹了一下,惹得有言小朋友赶忙双手护住脑袋,冲他哼了一声。


    “哈哈,你哼什么哼!有本事就骂我两句!”四哥逗了一会儿孩子,又对妹妹说,“你俩就不应该给她改名叫‘有言’!‘有言’这名字虽然不错,但妹夫他姓吴啊,‘吴有言’,那不就是‘没有话’嘛!”


    叶满枝:“……”


    “小名小名,哪有连名带姓喊的?你少挑事了!”


    她在四哥面前理直气壮,但是,吴峥嵘回家以后,却被她埋怨了一通。


    “都怪你姓吴,连累得咱闺女连话都不会说!她这话少的毛病肯定是随你的!我妈说我小时候可爱说话了,跟谁都能聊两句。”


    吴峥嵘觉得闺女不开口,与姓氏无关,姓吴的人那么多,没见耽误谁说话了。


    但媳妇说闺女可能随他这事,他也不好反驳,相较于叶来芽,他的话确实不多。


    “刘工家那小子能在大年初一开口,八成是被炮仗声吓的,公社不是在动员10岁以下儿童去卫生所打防白喉疫苗吗,明天咱们带她去打一针,兴许也能被吓得开口了。”


    叶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