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第 152 章


    第152章


    两名公安同志突然登门, 最先得到消息的人不是厂长,也不是厂办丁主任,而是食品厂的门卫老杜。


    眼瞧着公安快步走进了厂部办公楼, 老杜那心里就跟长了草似的。


    他返回门卫室,给自己泡了一缸子浓茶, 又将屋里的卫生打扫一遍。


    徘徊了好半晌, 仍是觉得不对劲。


    他放下扫帚, 对刚交了班, 正准备回家的同事说:“老姜,你帮我守一会儿, 我突然肚子疼, 进去上趟厕所!”


    “那你麻利点!”老姜打着哈欠说, “我着急回去睡觉呢!”


    老杜应了一声, 从抽屉里拿了两张草纸就小跑着冲进厂区,直奔真正的目的地——三号成品仓库。


    库管员赵保明正在记录着早上的出库数据, 被他拉住手臂时, 嘟囔道:“有什么事不能等会儿再说?”


    “等什么等?赵保明, 你跟我说实话, ”老杜将他推出仓库, 小声问, “你之前让我放行的那辆卡车里, 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呵呵, 就是一些厂里不要的木箱子。”


    “你少给我打马虎眼,木箱子能值几个钱!”老杜不依不饶地问, “到底是啥东西?”


    来食品厂拉货卸货的卡车都要经过检查,尤其是来厂里拉货的卡车,要根据出库单核对箱子的数量。


    赵保明每月给他十块钱, 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一辆卡车出门。


    次数不多,每个月两次。


    老杜第一次放行的时候,特意检查了卡车上多出来的七个木箱子,确实都是空的。


    虽然心里疑惑,但架不住十块钱的诱惑。


    他就是个门卫,工资不高,平时也没什么油水。


    日子最困难的那几年,车间里的工人总能想办法让自己填饱肚子,而他们家却要勒紧裤腰带,掰着手指头过日子。他老爹老娘把口粮省给孙子孙女,自己却得了浮肿病。


    老杜实在是被穷日子搞怕了,只犹豫两天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赵保明的要求。


    这样的事持续了一年多,直到2.27大火之后才结束。


    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老杜心里着实松了一口气。


    他觉得从前那些事都一笔勾销了,他和赵保明谁也不提,就当从没发生过。


    可是,许是做了亏心事的缘故,今天突然登门的两名公安,让他心里没来由地发慌。


    他总觉得公安上门与他放行的那辆卡车有关。


    赵保明搂着他的肩膀,小声笑道:“老杜,你就放心吧,凭咱哥俩这交情,我肯定不能害你。你以后就好好守着大门,每辆车都严格检查,正常上班就是了。”


    见他还不肯说实话,老杜直言道:“刚才有两名公安来厂里了,是找厂长的,我听他们跟丁主任说,有案子要查,需要厂里的职工配合调查。”


    赵保明心里一突,但面上还是一派轻松道:“你这个老杜,就爱瞎联想!上次2.27大火的联合调查组来厂里调查的时候,就把你吓破了胆,这回刚有点风吹草动,你又坐不住了!你就是个看门的,只要你不主动说什么,没人能把事情联系到你身上!”


    他耐着性子安抚了焦虑不安的老杜,好说歹说将人稳住了。


    等老杜的背影在视野里消失后,赵保明跟同事打声招呼,拿着一沓单子去供销科找人签字。


    科长刘胜不在,他走到副科长丛伟的办公桌前,将单子放到办公桌上,又挤出一个谦卑的笑说:“丛科长,麻烦您帮忙签个字。”


    “怎么这么多?”


    “攒了半个月的。”


    丛伟抬头瞅他一眼,嗯了一声说:“放这儿吧,我出去抽根烟就给你签。”


    说着就率先走出门,一直走到走廊尽头的窗边,一边点烟,一边小声问:“你突然跑来办公室有什么事?”


    “老杜说,刚才有公安来厂里了。”


    “来就来,有什么可紧张的?”


    赵保明劝道:“要我说,那批货先不要急着脱手,最起码要等到年底,等风声过了再说吧?”


    “不脱手不行,市里突然对自由市场征收管理费了。”


    丛伟是当干部的,自认比赵保明这种大老粗看得远。


    之前市里不管自由市场,是因为大家日子不好过,不让人家摆摊就没了经济来源。


    但今年的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有些工厂增加了用人指标,市里不可能任由自由市场继续这样无序经营。


    一旦上面下大力气狠抓自由市场,他们就不好浑水摸鱼了。


    以免夜长梦多,还是尽快将罐头脱手更稳妥。


    赵保明担忧道:“我就怕一下子卖出这么多罐头,会被有心人盯上。”


    丛伟吸了一口烟,笑道:“放心吧,咱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我不让他在市里卖,一般人注意不到。”


    两人在窗边吸了一支烟,重新返回办公室时,却在门口见到了两个穿着制服的大盖帽,身边还跟着面无表情的丁主任。


    “丛伟同志,你认识陈德旺吧?”


    丛伟脸色瞬间煞白,强自镇定地点头:“认识,他是我远房表弟。”


    “认识就行,跟我们回局里一趟吧。”


    *


    投机倒把这种事,通常是由熟人一起作案的。


    这种方式有利有弊,亲戚朋友不容易反水,可是一旦其中某人落网,那与他有亲戚关系的同伙也很难逃脱。


    第一个被公安抓住投机倒把现行的人,嘴硬不过两刻钟,就将给他供货的同伙陈德旺供了出来。


    而陈德旺是在临时仓库被公安人赃并获的,这么大的事着实不是他一个人能扛下来的,所以又供出了表哥丛伟。


    两人是表兄弟关系,丛伟又是食品厂的供销副科长,简直百口莫辩。


    大家有钱一起赚,有罪当然也要一起担着。


    所以,继丛伟之后,公安同志又从食品厂带走了生产计划科长、库管员赵保明,以及门卫老杜。


    三天时间,带走了四个人。


    而且四人被带走的原因,也渐渐传了出来。


    这让食品厂内部莫名躁动起来,职工们私下相互议论,都在猜测下一个被带走的人会是谁。


    有人觉得两个科长和一个库管员,不可能干出这么大的案子。


    上面肯定还有保护伞。


    要么是厂长牛恩久,要么是副厂长陈谦。


    尤其是陈谦,他之前是包干罐头车间的副厂长,这不是近水楼台嘛。


    那么多罐头,从他眼皮子底下消失,他能不知道?


    陈谦听到这种传闻的时候,直接在办公室里拍桌子骂娘。


    “那么多车间主任都没发现罐头的数量少了,我一个包干副厂长,能去一瓶一瓶地数罐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