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第 166 章(第2页)

    皮玉珍附和道:“这样穿整整齐齐,挺好的!”


    其他男领导:“……”


    你们倒是整齐了,但我们咋办?


    男同志被女同志衬托得,有点不贴近群众呀!


    牛恩久想说说叶厂长,但是叶满枝之前问过他服装的问题,他说只要服装得体就行,女同志不必与男同志穿同样款式的衣服。


    他想着叶满枝是年轻女同志,平时穿衣打扮也不是那种特别稳重型的,人家年轻人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年轻人穿了工作服……


    牛恩久看了眼手表,距离出发时间还有几分钟。


    他当机立断对穿干部服的人说:“既然大家都穿工作服了,那咱们几个也换一下,让队伍尽量看起来协调统一。”


    十多人呼啦啦地跑回办公室换装。


    于是,当滨江第一食品厂的方阵走进一眼望不到头的游行队伍时,就是整整齐齐的白色方阵。


    而且每人手里都拿着两款产品,与那些扛着模型的工厂截然不同。


    人家挥舞彩旗、毛巾、花束,他们挥舞罐头、汽水、饼干、糖果、面包……


    队伍中间有两个负责敲锣打鼓的男工人,其他人则不断喊着口号。


    走到市人委的时候,牛恩久和蒋文明高举着“滨江第一食品厂”的牌子。


    叶满枝和陈谦则扯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永站排头”的标语。


    大家口中喊着:“跑步学大庆,年年迈大步,一步一层天,步步攀高峰!”


    叶满枝喊得可大声了,今年食品厂增加了三十多种新产品,还搞到了日本汽水生产线,可不是步步攀高峰嘛!


    其他单位的人,望着他们这个队伍,不由感叹道:“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那家食品厂居然能拿出那么多种产品!”


    食品厂的队伍服装统一,有标语有口号,还人人举着两种产品,花花绿绿的,红火热闹,成功得到了不知哪家报社记者的特写镜头。


    见状,叶满枝赶紧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顺便将手里的酸黄瓜罐头往旁边挪了挪,以免被罐头挡住了脸。


    全市的群众游行一直持续到下午,当晚还在人民公园燃放了烟花。


    叶满枝和吴峥嵘也带着闺女去凑了热闹。


    但她心里总惦记着记者拍的相片,次日去上班就将当天的报纸全都拿了过来。


    查看报纸上是否有关于第一食品厂的报道。


    “如意,报纸只有这些吗?”


    周如意点头,她知道厂长在找啥,但是今天的报纸上确实没有关于第一食品厂的特别报道。


    《滨江日报》用大篇幅介绍了昨天的游行盛况,只在介绍游行队伍的时候,提到了滨江第一食品厂,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报道了。


    图片报道也没有。


    叶满枝内心有点遗憾,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全市那么多企业参与游行,十几万人一起上街,哪有那么多篇幅一一报道啊!


    没有就算了,叶满枝将报纸收好,不再做上报纸的美梦。


    然而,又过了一天,她下班回家的时候,吴峥嵘却突然喊了她一声“小叶女工”。


    “乱喊什么呢?”叶满枝飞过去一个眼刀,“不许给我起外号!”


    她只是穿着工作服参加了一次游行,吴大博士就开始给她起外号了。


    女工怎么啦!


    她本来就是工人阶级出身,她光荣得很!


    见她并没给出预期的反应,吴峥嵘停顿片刻,问:“你还没看报纸呢?”


    “看了呀。”


    吴峥嵘问:“没看今天的《人民日报》吧?”


    “还没来得及看呢。”


    叶满枝平时比较关注本地报纸,每天都按时阅读《滨江日报》和《滨江晚报》,了解本地动向。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类全国发行的大报,通常是积攒几天一起看的。


    他们家订了《人民日报》,听吴峥嵘这样说,她就找出今天的报纸翻看起来。


    在第三版上,有一篇题为《全国各地盛大集会游行欢度国庆》的报道。


    “据新华社一日讯 今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滨江、武汉、成都、西安、太原、呼和浩特、鞍山、兰州、南京、杭州、福州等地人民分别举行盛大集会和游行,隆重、热烈庆祝……”


    这类报道,叶满枝通常指看个标题,大致浏览一遍。


    但是,因为今天的图片特别多,她格外留心了一下。


    她这一留心不要紧,一下子就在下方的一张图片上看到了她跟余总工的脸!


    她俩当时站在游行队伍的第一排,而且比较靠边。


    照相机的镜头照过来时,她俩是最先入镜的。


    她一手扯着横幅,一手举着酸黄瓜罐头,余幽芳的两只手上分别是山楂罐头和婴儿饼干。


    余总工的表情比较正经,但叶满枝正眯着眼睛冲镜头笑呢!


    小叶厂长心想,她当时咋那么高兴,笑得咋那么喜庆呢,与余总工摆在一起,显得她有点傻乎乎的。


    不过,能登上报纸,还是《人民日报》这样的大报,让她心里的欢喜陡然达到顶峰。


    她盯着照片,感叹道:“新华社记者的照相机真好,把我俩拍得真清晰呀,后面几个职工的脸也挺清楚的,熟人都能认得出来!”


    吴峥嵘好笑地附和:“嗯,拍得确实挺清楚的。”


    叶满枝正想说,应该多买几份《人民日报》,把上面的图片剪下来保存,目光下移时,却倏地定住了。


    只见这张图片的下方写着一行小字,“滨江食品厂的女工参加游行欢度国庆。”


    叶满枝瞄一眼照片,再看看小标题。


    被收入镜头的所有人,包括她俩身后的几名职工,居然全是女同志!


    如果把她们看成真正的女工来解读这张照片,那她跟余幽芳确实挺淳朴的,笑容里满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喜悦!


    她每周有一半的时间在车间里度过,余幽芳作为总工艺师,下车间的时间也不短。


    说她俩是食品厂女工,没毛病!


    反正能上报纸就是好事,叶满枝没那么挑剔,珍惜地将报纸收好。


    等她闺女带着报纸去幼儿园显摆完,她就可以将这张照片保存起来了。


    *


    国庆游行结束,献礼也完成了,食品厂全年的工作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牛恩久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完成生产任务上。


    几个副厂长的神经也都紧绷了起来。


    大家都有包干任务,年底干部考核的时候,除了各自分管的工作,还要看包干车间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


    今年还剩不到九十天,一些比较先进的车间,已经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提前进入1965年了,比如酱菜车间和面包车间。


    而大部分车间的生产任务还没完成,需要拼命赶工。


    厂长牛恩久在全厂职工大会上提出了“革命加拼命,永远站排头,干部能下海,群众能擒龙”的口号,呼吁大家大干快上九十天,务必要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