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第 167 章(第3页)

    叶满枝希望利用评选先进和劳模的机会,调动一下大家的工作热情。


    “虽说生产任务还没完成,但咱们罐头车间的表现非常出色,所有人都值得提名先进。所以,”叶满枝对车间主任们笑着说,“咱们的第一目标是拿到全厂唯一的先进车间奖!这是对罐头车间全体职工的肯定,另外先进集体、优秀班组、先进个人、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什么的,也不要落下,能报的全都报上。”


    几个车间主任对视一眼,用评奖激励一下确实是个好法子。


    “那我们回去试试?”


    “不是试试,咱就是实打实的评比。”叶满枝说,“各位主任要做好规划,咱们的评奖有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区级的,还有厂级的,每个等级还分个人和集体奖。大家辛苦了一年,咱们尽量让所有同志都有评奖的机会。特别优秀的就报国家级和省级奖项,条件不太成熟的,就报区里的和厂里的。除了领导提名,也要允许车间职工推荐提名,允许职工毛遂自荐。”


    几位主任连声答应着,车间里能多出几个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这算是主任的一项工作成绩。


    叶满枝又看向罐头一车间的主任说:“陈主任,我听说你已经连续九年获得市级先进个人了,今年就是第十年,而且省级先进个人也获得了好几次。你组织工人评选的时候,也别忘了自己的评奖,把报奖材料好好写一写。”


    陈桂兰红光满面道:“我已经得了这么多年,要不然就不报了吧?去年报奖的时候,就有人有意见,觉得总是我得奖,占了别人的机会。”


    叶满枝不赞同道:“好就是好,省里和市里能一直选你,说明你的工作得到了上级认可。这可不是谦让的时候,陈主任,你只管报奖。其他同志也一样,放心大胆地报,评奖的事我会尽量替大家争取!”


    副厂长都发话了,那大家还谦虚啥,肯定积极报奖呀!


    几人当天就回车间宣布了马上评奖的消息,把所有工人的热情都调动了起来。


    先进和劳模可不只是发个奖状或领个茶缸那么简单。


    这不但是对大家工作的肯定,也是进步的钥匙。


    车间里所有的小领导,都是有奖傍身的!


    罐头车间马上就因为这个消息恢复了朝气,有那想报奖又不好意思自荐的,就与其他人心照不宣地相互推荐。


    车间主任的推荐名单足足写了两大张纸!


    ……


    罐头车间评奖的动静不小,其他车间也很快就听到了风声。


    尽管厂里还没有下达评奖通知,可是车间之间总是相互看齐的,只要有一个车间动了起来,那其他车间肯定要跟上。


    不跟不行呀!


    要是哪个车间主任落到人家后面了,不为自己车间争取权益,绝对能被工人们戳着脊梁骨骂一年!


    于是,很神奇的,厂办还没下达通知,全厂的评奖工作就这样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还在外面跑食用薄膜项目的牛恩久,不得不返回厂里,特意开了一个班子会议商量评奖事宜。


    蒋文明兼任厂党委副书记,每年的评奖工作都要由他牵头。


    他率先发言说:“其他工作可以慢慢来,但是省市两级每年都要在年底开表彰大会,咱们得先把省市两级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上去。”


    王士虎清了清嗓子说:“那我提个建议啊,咱们今年的推荐尽量推几个新人,像那已经连续拿了八九年先进的人,咱们就不要推荐了,给新人一些机会。”


    “就拿糕点车间来说,今年有两款糕点获得了市级优秀产品的称号,这两款糕点都是由糕点师傅王爱民研发制作的,这样的同志难道不值得被推荐为省级甚至市级先进吗?”


    他们是轻工单位,省级先进集体和个人奖项只会给一个名额,市级的也只有两三个而已。


    名额给了某个人,那其他人就没了机会。


    之前的省级先进个人,常年被罐头车间的陈桂兰,以及面包车间的胡六培轮流做庄,其他人根本就没有参与评奖的余地。


    王士虎虽不是车间主任,可是作为包干副厂长,他得站出来为包干车间的职工争取奖项。


    叶满枝明确反对道:“评奖要讲究公正公平,某位同志能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一定是因为他有被评审组认可的成绩。罐头车间的陈桂兰多次改进产品配方,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前两年物资最紧缺的时候,她开辟了用黄羊子肉、野猪肉、狍子肉等野味制作罐头的先河,想尽办法完成了当年的生产任务。除此之外还有过两次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这样的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是很能服众的。”


    “咱们不能因为人家获奖的次数太多,就不允许人家报名了吧?这种理由放到哪里也说不通。”


    “我们当然知道陈桂兰同志很优秀,当初把她推荐上去当先进也是厂里的决定。”王士虎说,“但是省级奖项和市级奖项的名额只有一两个,常年让她得奖,那其他人真是一点奔头都没有,相当打击大家的积极性。”


    陈谦给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叶厂长不是在罐头车间说了吗,让大家尽量都能得奖,一个人不要报重复的奖项。陈桂兰是女同志,要不然就给她报三八红旗手吧,把市级和省级先进留给其他人。”


    “陈厂长,三八红旗手是妇联为女同志设立的奖项,是为了激励女同志的。谁也没说当了三八红旗手,就不能当劳模和先进了,陈桂兰的成绩足以获得先进称号,凭什么不让她报奖?要选谁由评审组决定,如果报了没选上,那咱们没话说。可是,不能因为她是女同志,能报三八红旗手,就取消她评先进的资格吧?”


    王士虎说:“别的人我不管,反正糕点车间的王爱民是一定要报省市先进的,一个人占着先进的位置将近十年,让其他人怎么进步?”


    叶满枝撇嘴,该进步就进步,人家当先进,就阻止你进步了?


    这是什么道理?


    牛恩久轻咳一声说:“评奖工作刚开始,咱们内部要搞好团结。先把名单报上来吧,到时候在根据总体情况,分配一下报奖名额。”


    听他用了“分配”这个词。


    叶满枝就知道,老牛厂长也是倾向于大家一起分果果了。


    如果陈主任报了三八红旗手,那就不给她报省市先进了。


    毕竟全厂两千多号人,奖项不能让她一个人占着。


    何况还一占就是将近十年。


    叶满枝蹙眉想了想,没再说什么。


    见她不再继续针锋相对,另外几个厂长总算放了心。


    每年的评奖都是一场博弈,领导们吵得面红耳赤的情况不在少数。


    叶满枝没跟他们在会上争执,但她总觉得不给陈主任报奖太可惜了。


    她径自琢磨了几天,然后专门往市人委的评奖委员会跑了一趟。


    今年的评奖委员会刚开始正式工作,见到企业领导上门,评委会的副主任笑道:“企业的同志来的也太早了,你们这么快就将名单拟好了?”


    “孙主任,名单还没拟好,但是评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我想跟评委会反应一下。”


    “哦,那你先说说。”


    叶满枝组织了一下语言,笑着说:“我们厂有一位同志,自打市里开始评先进,她就被评为了先进个人,截止到去年,已经连续获得9年先进个人称号了,今年要是再得奖就是第十个先进个人称号。正好咱们市里的奖项也评了十年,孙主任,咱们今年的评奖能不能设立一个特别奖,发给全市连续十年获得先进称号的同志?比如给他们颁个‘光荣十年奖’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