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第 186 章
第186章
叶满枝坐在原地, 一脸的不可思议。
“赵经理,你从哪听来的消息?准确吗?”
“呵呵,”赵桂林露出“爱信不信”的表情, “我昨天回工业厅办事,从人事处那边听来的。”
“……”叶满枝不死心地问, “知道要把我们牛厂长调去哪里吗?”
“省厅想成立一家食品工业公司, 统管全省的食品工业。”
“类似于省皮革工业公司那种?”叶满枝问。
“差不多吧。工业厅正在给这家公司寻找负责人, 你们厂的牛恩久就是被考察对象之一。”
“如果是去食品工业公司, 那牛厂长还挺合适的。”
滨江第一食品厂算是全省规模最大的食品厂了,不但工厂规模大, 而且生产经营的食品种类和规格繁多。
牛恩久在食品厂一干就是十多年, 经营管理经验和生产经验都相当丰富。
再加上今年推行《鞍钢宪法》, 让他大出了几次风头。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老牛厂长去这家新公司任职的机会还蛮大的。
就是不知道他突然提议给职工盖房,是个什么套路。
自打来了党校进修, 叶满枝就没回过食品厂, 上午的两节课结束后, 她收拾东西准备回厂里看看。
走到党校门口时, 却恰巧碰见了站在外边的周如意。
“如意, 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有一会儿了, 党校不让外人进, ”周如意擦了把汗说, “我寻思一会儿请人进去找人呢!”
“不用找了,”叶满枝看了眼手表说, “走,咱俩找个地方吃饭去。”
省委党校的校风和传统是刻苦学习、勤俭办学,所以党校食堂的伙食相当一般, 每星期至少得吃三顿忆苦饭。
这回有了理由不在党校食堂吃饭,叶满枝将人带去了附近的国营饭店,每人来碗青菜面。
“如意,最近厂里怎么样?”
由于事情太多,周如意组织了半天语言,才想好先说哪一个。
她先汇报了一个好消息。
“昨天省外贸局的同志给咱们打电话,据说宴席菜在英国那边的市场反馈非常好,前几天英国客户又通过省外贸局,给咱们食品厂下了15000英镑的宴席菜出口订单。”
叶满枝难掩欣喜地拍手:“我早就知道宴席菜能在欧洲打开市场,但是没想到速度竟然这么快!按照时间估算,英国那边应该刚收到货一个多月吧?客户这次需要哪些产品?”
“除了上次的红烧猪肘、红烧猪蹄、四喜丸子,还多了一个芙蓉鸡片。”周如意微笑着说,“那个英国客户跟省外贸局说,很信任叶厂长的眼光,如果咱们厂还有其他宴席菜罐头,可以跟这四种产品一起发货,每种先发十箱试试口味。客户那边想尽快收货,所以这次没给国内的其他罐头厂下订单,咱们备好货以后,就直接从滨江口岸发货。”
叶满枝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她当时只给李琼留了本省外贸局的地址和电话,对方若想单独联系其他厂家,其实是有些困难的。
这年头,除了在广交会上签单,没哪个工厂敢私下与海外关系接触。
所以,叶满枝并没给对方留下食品厂的联系方式,只让她通过省外贸局给厂里下单。
“既然客户信任咱们,那咱就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厂里正在研发的三种新菜色里,宫保鸡丁的鸡肉供应问题还没解决,东坡肉的调味也还差些意思。先发一部分鱼香肉丝罐头吧,看看客户那边的反馈。”
周如意面露担忧道:“咱们今年接到的肉罐头订单太多了,其实猪肉原料也开始供应不足了。”
叶满枝摆手说:“哈哈,我已经把工作交接出去了,猪肉的问题去找牛厂长解决,咱就先不管了。”
她正在脱产学习,只要没闹出大乱子,厂里的工作都不该由她操心。
她要是管得太多,反而显得她不敢放权似的。
叶满枝捧起面碗喝了一口汤,又望向对面问:“还有其他好消息吗?”
“还有个事,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
对周如意来说算是好消息,但放在厂领导身上就未必了。
“牛厂长最近组织了好几次会议,好像是想给无房职工们盖房。”
“有具体方案了吗?”
“可能会让职工自己出一部分,然后厂里再拿一部分。”
叶满枝问出内心疑惑:“这种房子算是什么性质的?”
自打前几年的私房改造过后,市里就没有私人盖房了,这属于资产阶级倾向。
需要住房的市民,要么跟单位申请福利分房,要么从街道租住公租房。
老牛厂长提出的这个办法,公不公,私不私,到时候要如何界定家属院的产权性质?
他要是已经听到了会被调整的风声,这样胡闹,就不怕把自己升职的事搞黄了?
周如意说:“产权还是公有的,职工集资的钱就算是未来的房租,交了集资款以后,在一定年限内就不用交房租了。”
叶满枝:“……”
亏他能想得出这种办法。
虽说是单位福利分房,但福利房不是免费房,每月也要交房租,只不过会比街道的公租房便宜很多。
周如意继续道:“集资的时候,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交钱,每平米的造价好像暂定成了25元。比如工龄和职级只够住一房的,按照16米计算,交400块就行。”
食品厂的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两口子每月工资加起来能有五六十块。
如果能一个月攒20块,那不到两年时间就能把集资款攒出来了。
而且食品厂家属院的房租是3毛钱一米,一室的房子,每月房租在5元左右。
交了集资款以后,大家六七年都不用再交房租了。
叶满枝没啥表情地问:“银行储蓄的年率是7%,把400块存进银行,每年还能有28块钱的利息呢。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真有人愿意集资盖房?”
“愿意啊,听说牛厂长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到时候会把利息也算进去,给大家多免一段时间的房租。”
所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多没房的年轻夫妻都挺动心的。
连周如意她妈都说,如果厂里能给她分房,家里可以给她出点集资款,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因着她是未婚的,暂时没有分房资格,她妈已经开始张罗给她相亲了。
“……”叶满枝语竭片刻问,“对于牛厂长的提议,其他厂长是什么反应?”
“好像没什么反应,没听说有谁反对。牛厂长今天早上已经去市里申请地皮了。”
叶满枝:“……”
估计另外几位厂长还没听说老牛要走的消息。
老牛常年搞一言堂,大家已经习惯了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既然这个办法是老牛厂长主动提出来的,那就由着他去做呗。
厂里不少职工都等着分房,谁跳出来反对,谁就是职工公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