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第 191 章
第191章
于之江赶到曙光厂, 最先见到的不是厂领导,而是门卫。
作为二级保密单位,曙光厂的门卫并不是食品厂的临退休大爷能比的。
于之江被拦在外面, 不但要报上姓名、工作单位,还得说清楚是来拜访谁的, 要有厂里的人出来接应, 做过登记, 才被允许入内。
他不知道曙光厂其他厂领导的名字, 便报了叶满枝的名。
门卫给叶满枝的办公室拨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于之江就在外面等着, 足足等了一小时, 才见到小秘书周如意的身影。
“于厂长, 你怎么来啦?”
周如意接到门卫电话以后, 从办公楼一路小跑到厂大门,问话时还掐着腰喘气呢, 表现得特别着急。
“我来找叶厂长的。”于之江心里有气, 但他被冻得嘴都瓢了, 暂时说不出什么狠话。
“我们叶厂长去市里办事了, 这会儿不在厂里。”
“那其他厂长在吗?”
周如意继续摇头:“最近厂里在分家, 厂领导都在各处忙着呢, 说不准去哪个车间了。”
就在于之江以为她在找借口时, 周如意又热情地说:“于厂长, 外面怪冷的,要不你进来等等吧?”
于之江冒着大雪, 从市区跑来县城,总要跟曙光厂的领导见上一面才行。
他跟着周如意进入厂部办公楼,整个二楼都静悄悄的, 厂领导们似乎真的不在家。
周如意的家人都在食品厂工作,所以她接待这个于厂长时显得非常客气。
茶水添了一次又一次,还给他换了两次新茶。
于之江坐在会客室里,灌了一肚子水,头脑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出发来曙光厂之前,他先给省外贸局打了电话。
据说,省工业厅的罗厅长亲自与外贸局长谈过以后,局里已经同意将两条旧生产线交给曙光厂了。
他心里既生气又后悔。
早知如此,就该尽快派人去接收设备,否则哪会被人捷足先登!
两条旧的果酱生产线,对食品厂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有或没有果酱业务,影响都不大。
但是,对于之江本人来说,影响就太大了。
板上钉钉的生产线,在他手里丢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没烧起来,反而弄了一鼻子灰。
这个开局要是开不好,他以后在职工之间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所以,他这次来曙光厂,主要目的不是兴师问罪,而是想继续谈谈合作的可能。
尽量修补一下之前的窟窿。
然而,曙光厂的领导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样,他在厂里等了一下午,一个能管事的领导都没见到。
“叶厂长什么时候能回来?”
周如意尴尬地挠挠脸:“我也不清楚,领导让我在家看家,其他的没交代。”
于之江没辙,只能先回去,第二天再来。
他心知自己与叶满枝没什么交情,与曙光厂的其他人就更搭不上话了。
因此,接连在曙光厂碰壁三天后,他派出了与叶满枝关系还不错的陈谦,让对方替自己去曙光厂探探口风。
陈谦比他明白多了,出发前跟叶满枝打电话约好了时间。
等他来到曙光厂的时候,是由叶满枝亲自接进去的。
“叶厂长,你这一把大动作,可真是给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呀!”
叶满枝给他倒了茶,无奈道:“我也没办法,我来曙光厂算是临危受命,厂里的情况很让省厅头疼。如果咱们双方能合作办厂,对食品厂和曙光厂都是好事,但是于厂长不同意呀!”
“咱就不管于厂长了,看在老同事的面子上,咱两厂之间还能不能谈一谈?”
食品厂的班子会议结束以后,陈谦给叶满枝打过电话,介绍了会议上的情况。
蒋文明、陈谦和王士虎都在会上投了赞成票。
但于之江、朱可海、新来的刘副厂长,以及新加入党委班子的团委书记,都不赞成与外厂合作。
在他们看来,曙光厂除了能拿出厂房,就没有其他优势了。
而占用人家厂房的代价是提供300个工作岗位。
现在的正式工编制多金贵啊,与其用编制换厂房,还不如暂时租用外厂的厂房呢。
以食品厂的实力完全能自己建分厂,没必要给外人分一杯羹。
最终投票三比四,少数服从多数,两厂合作行不通。
叶满枝接到陈谦的电话,大致了解了情况。
所以,投桃报李,得到省厅的肯定答复后,她让周如意给陈谦的秘书打了一个电话。
不但提前告诉了陈谦,也告知了蒋文明和王士虎。
虽然抢了生产线,但原单位的老关系,能维护还是要维护的。
叶满枝说:“陈厂长,我在食品厂当了两年副厂长,咱们厂是什么水平,我心里清楚,能合作的话,我当然是想合作的。食品厂的上下游供应链相当完整,内销和出口渠道也是现成的,甚至还能使用滨江牌的商标。曙光厂的主业不在轻工业,我不想将太多精力放到果酱厂上。”
陈谦放下茶杯说:“对呀,我在会上就说过,咱们双方合作能形成优势互补,人家曙光厂的主要精力不在这上面……”
“出于我的私心,我是非常想跟食品厂合作的,”叶满枝叹气道,“我寻思自己在咱厂干了两年,能有点面子,所以去找于之江之前,就跟我们雷厂长拍胸脯保证了,双方合作八九不离十。结果于之江不但不合作,还要租用我们的厂房!”
闻言,陈谦连忙摆手说:“在会上讨论的时候,只说找外单位租用场地,谁也没说这场地要租曙光厂的呀。”
833厂这样的单位一直是“高人一等”的,在人家军转民的当口,租用他们的厂房,多少带点趁火打劫的意思。
“如果没有租厂房这一茬,咱两边还有合作的可能。但我们雷厂长在833厂干了十年,对厂子的感情不一般,为人也比较耿直。现在曙光厂要转型,多少人想看我们的笑话呢,还有人说我们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于之江的要求也许是无心的,但是看在雷厂长眼里,那就是落井下石呀!”
叶满枝意兴阑珊道:“因为这件事,我里外不是人,果酱生产线已经由雷厂长亲自主抓了。”
“那我能不能跟雷厂长聊聊?”陈谦问。
“行吧,我帮你联系一下雷厂长。”
雷万元面对陈谦的时候还算客气,但他是个直脾气,当着他的面有什么说什么。
“有叶厂长的面子在,我是很想与食品厂合作的,食品厂有管理人才、有技术,咱们双方合作以后,能给我们省下不少麻烦。但是你们那个于厂长为人不行,明明是双方得利的事,放在他眼里,好像是我们曙光厂占了便宜。还拿租厂房的事,从门缝里看人!有他在食品厂当厂长,我就不跟食品厂合作!”
陈谦:“……”
这雷厂长也太嫉恶如仇了一点,这番话要是传回食品厂,于之江的面子可就丢大了!
他对这两条生产线的感觉比较复杂。
能搞果酱业务自然好,但果酱业务只能给食品厂锦上添花,没了果酱生产线,对厂里没什么太大影响,要是能因此让新来的厂长出个大丑,他也是乐于看笑话的。
陈谦尝试着争取,但是没什么结果,确定对方的态度以后,便回厂里交差去了。
集资盖房的窟窿还没堵上,三把火也没烧起来,这回又弄丢了果酱生产线,于大厂长有得头疼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