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鹿子草
200 第 200 章(第2页)
陈霞又望着布告栏踌躇了一会儿,眼见有人往厂部那边去了,她狠狠心,不再去想蒙着一层纱似的工作前景,撒丫子就往人事科的方向跑。
她一路飞奔,超过了前面的四五个人,等她喘着粗气来到人事科门口时,前面已经排了六人。
她是第七个!
紧接着第八人也排在了她身后。
武科长让其他人在外面等候,先将前八个招进办公室。
六女二男,形象都处于合格线以上。
他与八人依次谈了话,除了一位大嗓门的男工人,因为太过聒噪被他刷了下去,其他人看样子都还算合适。
将门外的第九个人递补进来,这次招聘就算完成了。
从张贴告示到招聘结束,总共只用了两个小时。
叶满枝来到会议室的时候,赞叹道:“人事科这工作效率可太高了!”
她也没想到俩小时就能将事情搞定。
“咱先讲讲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叶满枝笑着对八人说,“从后天开始,大家会被分配去八家百货商店的电器柜台,培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在此期间,大家的工资由厂里发放,而咱们的八名同志,在跟着师傅学习之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协助售货员,向顾客推荐咱们曙光牌电风扇。”
“八家百货商店会有销量排名,除了第一百货的客流量格外高,其他七家的客流都差不多。所以,第一百货的成绩打个对折以后,销量排在前两名的同志,可以在培训结束后进入曙光厂的五金门市部当售货员。而其他同志则会返回原来的工作岗位,如果以后供销科有用人需要,就会先从咱们这6名同志中择优录取。”
八个人默默听着叶厂长的介绍,只听前面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拔凉拔凉的。
八选二,那竞争也太激烈了。
折腾一趟的结果,还是返回原来的工作岗位。
不过,听到最后一句时,几人的心里又敞亮了起来。
去供销科工作也不错呀,到时候工人编就有机会转成干部编了!
但是,叶厂长这番话里,最关键的内容,其实还是“择优录取”。
无论是当售货员,还是供销科干部,都要看电风扇的销售情况。
以防有人觉得条件太苛刻,不想当售货员了,叶满枝给大家留了一个台阶。
她语气真诚道:“有的商店距离家属院比较远,要是有哪位同志觉得地点太远,不方便照顾家里,就跟厂里直说,人事科可以选择其他人替补。”
能在看到公告的第一时间,跑来人事科报名的人,其实都很有判断力和行动力。
所以,等了两分钟,会议室里并没人举手退出。
叶满枝高兴地给大家鼓鼓掌,笑着说:“那就让供销科的程科长,为大家介绍一下推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程良才也没当过售货员,他哪知道什么注意事项。
只能凭最近积攒的销售经验说:“咱们曙光牌,与其他牌子的电风扇相比,有三个比较明显的优点。第一是价格便宜,对于那些预算不高的顾客,咱们曙光牌是首选;第二是操作简单,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插上电就能用,不用调节风速、定时什么的,老人小孩都能操作。”
即将上岗的售货员们:“……”
把功能少,说成操作简单,难怪人家能当供销科长呢!
“第三就是咱们是军转民企业,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过硬,承诺使用三十年,终身质保。只要不是人为破坏的,所有故障都可以免费维修。这是那些外地牌子无法保证的。大家可以围绕这三点做做文章。”
……
经过供销科的简单培训,八名售货员很快便被分去各大百货商店,正式上岗了。
陈霞去了第七百货商店,最初分配工作的时候,她被分到了体育用品柜台。
听到这个分配结果,她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说好了卖电风扇吗?被分去体育用品柜台,她还怎么推销产品?
她硬着头皮,鼓起这辈子最大的勇气,与人事科长讲了半天的好话,才如愿与一位男同志调了岗,有惊无险地转去了电器柜台。
曙光厂的领导班子,都在关注这次“打入敌人内部”的效果。
最初的几天,风平浪静,一切如常。
叶满枝还以为自己去广交会之前听不到好消息了。
但是,打入敌人内部的第四天早上,供销科接到了第一百货商店的补货电话。
对方在电话里下单,再采购15台直吹扇和10台摇头扇!
次日下午,第三和第七百货商店也要求补货20台直吹扇和10台摇头扇。
三家商店总计补货55台!
雷万元拍着桌子笑道:“好好好!这还只是三家商店的成绩,再过几天,估计另外五家商店也要补货了!幸好这些天一直没停工,赶紧联系车队,咱这就给商店送货!”
黄河吐槽:“只有一辆车,叫什么车队,通知司机送货就完了。”
“我就乐意叫车队!”雷万元牛哄哄地说,“等咱们在广交会上大卖特卖,我要买十辆卡车!叶厂长,康健,你俩这次去广州,可得加把劲儿啊!乡亲们都在家等着好消息呢!”
叶满枝和康健的肩上压力倍增,但面上都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
小叶厂长参加完外事纪律培训以后,要去广州出差。
而吴大博士比她晚出发三天,也要出差,目的地是上海。
爹妈同时离开,这可把吴玉琢气坏了。
一家三口,走了俩,她咋办呀?
小吴队长先跑去找最好说话的叶厂长。
“妈妈,你去广州出差能带着我不?”
“宝宝,妈妈是跟着领导和同事一起走的,带不了你呀!”叶满枝把闺女搂在怀里亲亲脸蛋,“你跟太爷太奶住在一起,顶多半个月爸爸就回来了。”
广交会要举办一个月,她一走就是四十天。
而吴峥嵘是去上海那边协助完成什么攻坚项目的,这种工作一般都归期不定。
但吴博士对项目难度心中有数,很肯定地承诺半个月就能回来。
反正他说半个月,叶满枝就无脑信了。
“去了老宅那边,你能看电视,还不用上幼儿园,多好呀!”
孩子一旦被送去吴家老宅,上幼儿园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叶满枝干脆地拍板不用她上幼儿园了。
随便跟吴爷爷学点什么都行。
吴玉琢瘪着嘴不高兴,“我还想去广州看看良宇哥哥和良宸呢!”
“你可以写信给他俩,我帮你捎带过去,”叶满枝提醒她,“你刚当上小队长,还得好好表现呢,你可别忘了,上次去广州好几个月,儿童团团长就不让你当会计了!”
去广州的时间太长了,确实容易丢掉工作。
吴玉琢独自琢磨了一会儿,又跑去书房,趴在写字台上商量:“爸爸,我能跟你一起去上海不?”
她一路飞奔,超过了前面的四五个人,等她喘着粗气来到人事科门口时,前面已经排了六人。
她是第七个!
紧接着第八人也排在了她身后。
武科长让其他人在外面等候,先将前八个招进办公室。
六女二男,形象都处于合格线以上。
他与八人依次谈了话,除了一位大嗓门的男工人,因为太过聒噪被他刷了下去,其他人看样子都还算合适。
将门外的第九个人递补进来,这次招聘就算完成了。
从张贴告示到招聘结束,总共只用了两个小时。
叶满枝来到会议室的时候,赞叹道:“人事科这工作效率可太高了!”
她也没想到俩小时就能将事情搞定。
“咱先讲讲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叶满枝笑着对八人说,“从后天开始,大家会被分配去八家百货商店的电器柜台,培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在此期间,大家的工资由厂里发放,而咱们的八名同志,在跟着师傅学习之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协助售货员,向顾客推荐咱们曙光牌电风扇。”
“八家百货商店会有销量排名,除了第一百货的客流量格外高,其他七家的客流都差不多。所以,第一百货的成绩打个对折以后,销量排在前两名的同志,可以在培训结束后进入曙光厂的五金门市部当售货员。而其他同志则会返回原来的工作岗位,如果以后供销科有用人需要,就会先从咱们这6名同志中择优录取。”
八个人默默听着叶厂长的介绍,只听前面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拔凉拔凉的。
八选二,那竞争也太激烈了。
折腾一趟的结果,还是返回原来的工作岗位。
不过,听到最后一句时,几人的心里又敞亮了起来。
去供销科工作也不错呀,到时候工人编就有机会转成干部编了!
但是,叶厂长这番话里,最关键的内容,其实还是“择优录取”。
无论是当售货员,还是供销科干部,都要看电风扇的销售情况。
以防有人觉得条件太苛刻,不想当售货员了,叶满枝给大家留了一个台阶。
她语气真诚道:“有的商店距离家属院比较远,要是有哪位同志觉得地点太远,不方便照顾家里,就跟厂里直说,人事科可以选择其他人替补。”
能在看到公告的第一时间,跑来人事科报名的人,其实都很有判断力和行动力。
所以,等了两分钟,会议室里并没人举手退出。
叶满枝高兴地给大家鼓鼓掌,笑着说:“那就让供销科的程科长,为大家介绍一下推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程良才也没当过售货员,他哪知道什么注意事项。
只能凭最近积攒的销售经验说:“咱们曙光牌,与其他牌子的电风扇相比,有三个比较明显的优点。第一是价格便宜,对于那些预算不高的顾客,咱们曙光牌是首选;第二是操作简单,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插上电就能用,不用调节风速、定时什么的,老人小孩都能操作。”
即将上岗的售货员们:“……”
把功能少,说成操作简单,难怪人家能当供销科长呢!
“第三就是咱们是军转民企业,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过硬,承诺使用三十年,终身质保。只要不是人为破坏的,所有故障都可以免费维修。这是那些外地牌子无法保证的。大家可以围绕这三点做做文章。”
……
经过供销科的简单培训,八名售货员很快便被分去各大百货商店,正式上岗了。
陈霞去了第七百货商店,最初分配工作的时候,她被分到了体育用品柜台。
听到这个分配结果,她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说好了卖电风扇吗?被分去体育用品柜台,她还怎么推销产品?
她硬着头皮,鼓起这辈子最大的勇气,与人事科长讲了半天的好话,才如愿与一位男同志调了岗,有惊无险地转去了电器柜台。
曙光厂的领导班子,都在关注这次“打入敌人内部”的效果。
最初的几天,风平浪静,一切如常。
叶满枝还以为自己去广交会之前听不到好消息了。
但是,打入敌人内部的第四天早上,供销科接到了第一百货商店的补货电话。
对方在电话里下单,再采购15台直吹扇和10台摇头扇!
次日下午,第三和第七百货商店也要求补货20台直吹扇和10台摇头扇。
三家商店总计补货55台!
雷万元拍着桌子笑道:“好好好!这还只是三家商店的成绩,再过几天,估计另外五家商店也要补货了!幸好这些天一直没停工,赶紧联系车队,咱这就给商店送货!”
黄河吐槽:“只有一辆车,叫什么车队,通知司机送货就完了。”
“我就乐意叫车队!”雷万元牛哄哄地说,“等咱们在广交会上大卖特卖,我要买十辆卡车!叶厂长,康健,你俩这次去广州,可得加把劲儿啊!乡亲们都在家等着好消息呢!”
叶满枝和康健的肩上压力倍增,但面上都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
小叶厂长参加完外事纪律培训以后,要去广州出差。
而吴大博士比她晚出发三天,也要出差,目的地是上海。
爹妈同时离开,这可把吴玉琢气坏了。
一家三口,走了俩,她咋办呀?
小吴队长先跑去找最好说话的叶厂长。
“妈妈,你去广州出差能带着我不?”
“宝宝,妈妈是跟着领导和同事一起走的,带不了你呀!”叶满枝把闺女搂在怀里亲亲脸蛋,“你跟太爷太奶住在一起,顶多半个月爸爸就回来了。”
广交会要举办一个月,她一走就是四十天。
而吴峥嵘是去上海那边协助完成什么攻坚项目的,这种工作一般都归期不定。
但吴博士对项目难度心中有数,很肯定地承诺半个月就能回来。
反正他说半个月,叶满枝就无脑信了。
“去了老宅那边,你能看电视,还不用上幼儿园,多好呀!”
孩子一旦被送去吴家老宅,上幼儿园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叶满枝干脆地拍板不用她上幼儿园了。
随便跟吴爷爷学点什么都行。
吴玉琢瘪着嘴不高兴,“我还想去广州看看良宇哥哥和良宸呢!”
“你可以写信给他俩,我帮你捎带过去,”叶满枝提醒她,“你刚当上小队长,还得好好表现呢,你可别忘了,上次去广州好几个月,儿童团团长就不让你当会计了!”
去广州的时间太长了,确实容易丢掉工作。
吴玉琢独自琢磨了一会儿,又跑去书房,趴在写字台上商量:“爸爸,我能跟你一起去上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