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第 207 章(第2页)

    “你们要去多少人?”


    “十个人呀,都是我同学和陈卫星的同学。”


    吴峥嵘问:“他们都有钱买往返的汽车票?”


    去动物园要转车,往返需要三毛多。


    不是吴峥嵘小瞧这些孩子,小学生真的没什么零花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掏得起路费的。


    “我们骑自行车去,不用花钱。”


    吴玉琢现在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自行车了,儿童自行车后面的两个辅助轮早就被她爸拆了下去。


    叶满枝提醒她:“宝宝,去一趟动物园要骑十几里地呢,你们能骑得动吗?万一有人中途掉队了怎么办?有人饿了渴了怎么办?有人意外受伤了又要怎么办?”


    “嗯,妈妈的担心有道理,”吴峥嵘一锤定音道,“去动物园可以,但你们先写个活动规划吧,一次去那么多人,很容易出现意外,先做个预案。”


    吴玉琢:“……”


    他们只是在大院里待得无聊,临时起意想去动物园玩耍一下。


    怎么还得写活动规划啊?


    *


    吴峥嵘已经唱了白脸,那叶满枝当然要唱红脸啦!


    次日早上,在闺女喂鸡的时候,她就大方地说了,如果活动规划写得好,她可以赞助两块钱的活动经费。


    “真能给我两块钱呀?”小吴饲养员惊喜地问。


    “给啊,”叶满枝在她粉扑扑的小脸蛋上摸了摸,“宝宝,你可得好好写啊!”


    “嗯嗯,我一会儿找伊伊一起写!”


    于是,在小吴饲养员一声声“妈妈太好啦”的感叹中,叶满枝心情愉悦地上班去了。


    昨天刚接到省革委会的开会通知,她去单位后,与几个副厂长商量了一下,决定跟康健和设计室的潘主任一起出席。


    至于新来的王造福,被她直接忽略了。


    康健假惺惺地问:“不带王副主任,不太好吧?”


    “我在车间没找到他,估计他还在熟悉环境呢,这次就不带王主任了。”


    康健心说,人家在厂部坐办公室呢,你去车间找人肯定找不到呀!


    他乐得看王造福吃瘪,便没再说什么。


    三人按时来到省革委会的会议室。


    这次来参会的单位都是电讯行业的,曙光厂只有一个电视机设计室,并不算正式涉足这个行业,所以叶满枝和康健对其他参会单位并不熟悉。


    反倒是潘昆仑,作为省大电讯工程系曾经的系主任,他与很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领导都是熟识的。


    望着与其他人握手寒暄的潘主任,康健低声嘟囔:“让潘主任屈就在咱们那个设计室,真是屈才了。”


    “现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叶满枝笑道,“万一咱们哪天真的转产了电视机,潘主任不就能发挥大作用了嘛!”


    全省各市和专区总共来了三家科研单位和十三家企业,除了七家无线电厂,还有广播器材厂、晶体管厂和电视器材厂这样的单位。


    所有单位的代表都到齐以后,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的领导便开始讲话了。


    “省革委会刚刚派人去北京参加了全国电视专业会议,根据这次的会议精神,全国各省市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彩色电视机,组织人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彩色电视技术的攻关大会战……”


    只听了前半段,会议室里便有了嗡嗡议论声。


    电视器材厂的厂长问:“李主任,现在黑白电视都没几台,真的要搞彩色的了?”


    “嗯,在电视这方面,咱们还是要尽量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上已经有了量产的彩色电视机,咱们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方面不差什么,自然也要迎头赶上!”


    叶满枝比较关心电视台的发展,于是也主动发言提问:“李主任,现在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还是黑白的,如果电视台的设备不更新换代的话,即使用了彩色电视,接收的节目也是黑白的吧?”


    其他人附和:“对啊,电视台的进度跟不上,其他都白搭。”


    李主任抬手向下压了压,“大家不要吵,一个一个说!既然中央已经推动发展彩色电视机了,那电视台的建设肯定也是要同步进行的。”


    语毕,会议室里又是一阵议论交谈。


    叶满枝、康健和潘昆仑都有点激动,忍不住握了一下拳。


    他们迟迟不敢上马电视机项目,就是因为电视台的建设跟不上,如果电视节目能丰富一点,那他们肯定要想办法转产电视机!


    孙主任接着说:“根据上级要求,马上要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个城市,组织全国性质的彩电攻关大会战!我省是电视技术起步比较晚的省份,而天津早在十二年前就生产出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今年又开始了彩色电视机的研制。”


    “咱们省里准备组织精兵强将,支援天津战区,参加集体攻关!最近会从各单位抽调人手,希望各单位能顾全大局,全力支持这次攻关大会战……”


    对于这次大会战,三家科研单位肯定是积极响应的。


    叶满枝原以为,各家企业还要犹豫一下,毕竟参加大会战的费用支出是由各单位负责的,省里不会出这笔钱。


    可是,坐在他们附近的几家无线电厂的厂长,居然全都踊跃举手报名了!


    叶满枝:“……”


    大家都这么无私吗?


    还是说各厂都挺有钱的,全都能搞得起彩电生产线?


    企业不是科研单位,如果厂里没有电视机业务,其实没必要参加这次的大会战。


    康健偏头问:“厂长,咱们厂报名吗?”


    叶满枝一时犹豫不决。


    她细数了一下,十三家企业,已经有八家报了名。


    她心里有点犯嘀咕,搞不懂这些企业为什么那么积极。


    难不成都想上马生产电视机?


    她想了想,反正两三人的差旅费也就两三百块钱,要不还是支持一下彩色电视机的发展吧。


    打定了主意,她便也举手报了名。


    会议快要结束时,她对潘昆仑悄声说:“潘主任,你跟其他单位的同志比较熟悉,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下,那几家企业为什么那么积极参加彩电攻关大会战啊?”


    这样的工作,通常是从科研单位,以及有电视机业务的企业中抽调人手的。


    省里还没有能生产电视机的企业,那些工厂跟着瞎掺和什么?


    潘主任没推脱,刚散会就去找滨江无线电一厂的副厂长,旁敲侧击打听情况。


    刚才叶满枝报名参加彩电攻关大会战了,刘副厂长以为曙光厂也是提前得到消息的企业,便没什么顾忌地与潘主任交谈了几句。


    潘主任不动声色地回应对方,再次与叶满枝汇合时,语气略有些惊讶地说:“听无线电厂的意思,四机部好像要在全国投产21条电视机生产线,咱们省里也能争取拿到一条!这次参加彩电攻关大会战的企业,会被省里优先考虑!”


    叶满枝和康健异口同声地问:“生产线是白给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