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第 208 章(第2页)

    “咱们曙光厂有现成的厂房和工艺方案,设备到位立马就能生产。”黄河问,“无线电二厂哪有空余的厂房?他们肯定要重新盖房啊!”


    “人家转产电视机以后,要把原先的收音机生产线合并到无线电一厂。所以,现在一厂和二厂正在一起向上申请。两厂拧成一股绳了!”康健泄气地说,“而且无线电二厂在市革委会那边能说得上话,如果市里也倾向于将生产线交给二厂,那咱们就彻底没戏了。”


    田春山呵呵两声,“咱们在市里也能说得上话,要不让王副主任出面争取一下?”


    王造福到任这么久,他们其实早已将对方的底细摸得差不多了。


    这位王副主任挺有来头的,人家的爱人是市革委会赵副主任的二女儿。


    也就是说,王造福是市领导的乘龙快婿。


    康健嗤道:“算了吧,王主任之前就说过,电视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产品,对生产电视机保留了意见。”


    王造福要是同意给市领导递话,那不是出尔反尔自打嘴巴吗?


    尽管如此,叶满枝还是私下跟王造福交流了一次,询问他是否能帮厂里争取一下电视机生产线。


    但王副主任如众人所料那般拒绝了,又把他那套资产阶级享乐主义的观点讲了一遍。


    叶满枝在他这里惹了一肚子气,翻着白眼走了。


    要不是她在上面实在没什么人,哪还需要请王造福出面?


    如此想着,她回办公室给远在干校的夏竹筠写了封信,主要是问候她的近况。


    等到一封信写完,那股烦躁焦虑的情绪,也消散得差不多了。


    她趴在桌子上,枕着手臂梳理自己的人脉关系。


    夏竹筠和穆兰都去了干校,大学同学陈特冶调去了市革委会的生产指挥部。


    但是有关这条生产线的归属,要由领导决定,陈特冶说不上话。


    至于其他熟人,那就更说不上话了。


    哎——


    叶满枝长长地叹出一口气。


    生产线要是真的落到其他厂的口袋里,那非得怄死她不可!


    她极其狭隘地想,早知道就不给孙主任出主意了。


    自己想办法讨来的东西,却要被别人截胡。


    真是越想越气,气死她啦!


    ……


    叶厂长生完闷气,又跟几个副厂长分工合作,去省里和市里想办法。


    再一次从省革委会无功而返后,叶满枝跳上汽车,直接回了军工大院。


    常月娥刚下班,在楼道口见到小闺女时,惊喜地问:“今天怎么回来了?”


    “回来找妈妈抚慰一下我受伤的心灵。”叶满枝挎着她的手臂上楼,嘟哝道,“同样是当厂长,咱俩这待遇真是天差地别啊!”


    家里的其他人还没回来,她站在屋里,叉着腰,絮絮叨叨将这段时间的不快全都倾吐了出来。


    “我下巴上起了一个火疖子,还有口腔溃疡,都是被工作愁的!”


    常月娥安慰闺女:“曙光厂将近两千人呢,操心的事情肯定多。我们那个肉制品加工厂总共才不到五十人,没那么多烦心事。咱俩都是厂长,却不是一个层级的,我闺女比我能耐!”


    肉制品加工厂的规模小,职工都是附近的街坊,大家在一起工作了十来年,相处得跟一家人一样。


    所以,市里很多大厂停产停工的时候,她们厂只按照公社要求开过几次大会,其实没受到什么影响。


    当时商店采购不到产品,便将订单下到了她们这间小厂。


    这几年,厂里哐哐搞生产,提高产量的同时,还研究出几种新产品,算是为数不多的扩大了生产规模的工厂。


    常月娥用煤炉子煮了碗绿豆汤给闺女,“喝吧,给你去去火。”


    “我就是有点生气,”叶满枝坐在小板凳上吹碗里的热气,“那个王造福来了厂里以后,没干过什么正经事,如今好不容易能用上他了,他还声称电视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一直不肯帮忙,什么东西嘛!”


    “九十九号人,有九十九样心肠,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按照你的想法办事?”常月娥捂着嘴小声说,“王造福这样的人我见得多了,他娶了领导的女儿,又高升到你们厂里当副厂长,表面瞧着挺风光的,谁知道他私底下什么样啊?”


    “那倒是,之前我在街道办调解纠纷的时候,还听说过供销社主任的闺女,让她男人给她洗脚呢。被她婆婆发现以后,闹得满城风雨,大家都说高娶和高嫁,日子也未必好过。”


    “所以啊,王造福很可能在他岳父那里说不上什么话,”常月娥讲着自己当厂长的经验,“以和为贵,你当厂长,还是要尽量团结其他同志的,理解一下人家的苦衷。”


    “哈哈,行吧,那我理解他一下。”


    叶满枝想象着又高又帅、派头十足的王主任,回家当受气包、耙耳朵的情景,心里终于释怀了。


    她在娘家连吃带拿,吃完了晚饭,又接过常月娥递来的两个红烧猪蹄。


    在四嫂快要把脖子抻成大鹅的时候,她眼疾手快地扣上饭盒盖子,带回家给吴峥嵘和闺女开小灶去了。


    *


    得到了妈妈的偏爱,又吃了吴峥嵘分给她的半个猪蹄,叶满枝的脑瓜子似乎也变得机灵了一点。


    翌日上班的时候,她让厂办的小干事去县百货商店买了一袋奶粉。


    然后,她就带着这袋奶粉,去了一趟曙光厂的家属院。


    直奔王造福的老巢!


    曙光厂给王造福分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除了他们一家三口,王造福的亲妈也跟着住了过来,据说是帮儿媳妇一起看孩子的。


    大门敲响,来开门的是王家大娘。


    她一手把着大门,一手还攥着给孩子喂饭的小勺,很礼貌地问:“同志,你找谁啊?”


    自打搬进曙光厂的家属院以后,左邻右里都是厂领导,她已经在儿媳妇的多次提醒下,学会使用“同志”了。


    “大娘,我找赵卫红同志,”叶满枝和气地笑道,“我是曙光厂的叶满枝。”


    王大娘初时还有些愣神,反应过来以后,一拍大腿说:“哎呀,那你是叶厂长吧?”


    “哈哈,对,我跟王主任是同事,您喊我小叶就行。”


    “那怎么能行呢!叶厂长快请进!”王大娘亲热地将人让进屋,又冲屋里喊道,“卫红,快收拾一下,叶厂长来了!”


    她刚来安阳县没多久,但也听说过叶满枝的大名。


    整个安阳县仅有的两个女厂长之一,管着全县最大的工厂,还是她儿子的上级领导。


    她不懂别的,但是领导上门了,那不得好好招待嘛!


    叶满枝进屋,与赵卫红打了照面。


    对方二十多岁的年纪,个子中等,长相只能算是清秀,与王造福的相貌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但赵卫红有一双很亮的眼睛,看人的时候,带着不易让人察觉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