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第 237 章(第2页)

    “振芳嫂子刚下班呀?”作为家庭外交大使,叶满枝率先与邻居打招呼。


    “嗯,刚回来。”柳振芳拉着她问,“小叶,你家那几只鸡处理了吗?”


    “怎么处理啊?”叶满枝不解地问,


    “听说市里正式发文了,城市里不让饲养家禽。”柳振芳担忧道,“以前虽说是割资本主义尾巴,但谁也没明确说城里不许养鸡。如今正式出文件了,估计这鸡是彻底养不成了。”


    叶满枝笑道:“不让养就不养呗,没有鸡蛋,不是还有鸡肉吃嘛。”


    她家小吴饲养员养了两只小母鸡,每天捡俩鸡蛋。


    为了支持闺女长成大高个儿,她跟吴峥嵘很少吃家里的鸡蛋。


    每天俩鸡蛋全给小吴饲养员吃了。


    叶满枝用余光瞟了吴峥嵘一眼,果然瞥见他那张俊脸上满是愉悦。


    她心说,这回好了,吴大博士不但不用忍受鸡屎味,还可以吃鸡肉了!


    然而,与这两口子的轻松不同,柳振芳心里满是忧愁。


    她家四个孩子,老大当了兵,老二毕业那年城里乱糟糟没赶上征兵,去生产队插队了。


    当兵的不用她操心,但是家里每月得给老二贴补点钱和粮票肉票。


    如今家里只剩老三和老四,老三周墨是个大小伙子,整天跟饿死鬼投胎似的,那肚子根本就填不满,无论吃多少东西,还瘦得像个麻秆。


    老四周伊与隔壁的有言同岁,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人家有言每天都吃鸡蛋补充营养,她能不让自家闺女吃吗?


    肉票贴补了老二,家里这俩全指着她养的那一窝小母鸡补充营养呢!


    城里要是真的不让养鸡了,那她每月买鸡蛋的开销又是一大笔。


    柳振芳在心里算着账,推开自家大门的时候,发现老周正蹲在地上组装什么机器。


    她没好气地在对方的屁股上踢了一脚,“回家也不知道帮我干点活,整天就鼓捣你那些没用的!”


    周所被骂得莫名其妙:“菜地里的菜都拔出来了,也洗好了,还让我干啥啊?”


    “……”柳振芳挑剔道,“你就不能跟人家吴所学学?我刚才碰见隔壁的两口子了,人家吴所陪小叶在院儿里散步呢!你啥时候陪我散过步?”


    “都是老夫老妻了,还散什么步啊?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周所有理有据道,“吴峥嵘那媳妇比他小,他要是不哄着点,那日子能和谐吗?咱们是年纪相当的夫妻,少年夫妻老来伴,这样就挺好!”


    “现在都不愿意陪我出门散步,等我老了还能指望你干啥?”柳振芳拿着大葱叶子在他背上甩了一记,“我跟你年纪相当,就活该什么也没有呀?”


    周所被她这把无名火闹得一个头两个大,在心里埋怨吴峥嵘带坏风气。


    要散步就出去散步,在大院里瞎溜达啥?


    这不是影响其他同志的家庭关系嘛!


    *


    叶满枝和吴峥嵘并不知道自己只是寻常散个步,就能影响邻居的夫妻关系了。


    打完两盒子弹以后,两人心里都松快了不少。


    叶满枝刚去新单位几个月,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而吴峥嵘自打当上正所长,工作就没舒心过。


    与大多数科研单位一样,他们的科研经费也被大幅腰斩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他有再多抱负,也要对现实低头。


    这些年新项目无法上马,一直围绕以前的旧项目炒冷饭,搞深度挖掘。


    虽说成绩还可以,但是与吴峥嵘的心理预期相去甚远,他能满意就有鬼了。


    叶来芽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享给他,但研究所的工作性质特殊,他只能独自消化负面情绪。


    叶满枝放下汽枪,笑着问:“怎么样?心情好多了吧?”


    “嗯,我心情一直挺好的。”


    “少扯了,”叶满枝瞥他一眼,“连有言都看出你心情不好了。”


    她自己工作忙,其实没察觉出吴所的情绪变化。


    但吴玉琢是她爸的漏风小棉袄,稍有风吹草动就被她发现了,比天气预报还准呢。


    今天去上学之前,特意叮嘱她哄哄吴所长,关心一下科研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小棉袄的关心,让老父亲很受用。


    而吴峥嵘对人好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给对方花钱。


    将汽枪还回去,他轻描淡写道:“孩子在外面没有手表不方便,这周去商店给她买块手表吧。”


    叶满枝:“……”


    手表在成年人之间还没普及呢,谁家中学生戴手表啊?


    去一次射击俱乐部,让三个人受益。


    只隔两天,叶满枝就给闺女买了一块上海牌坤表。


    吴玉琢完全没想到不年不节的,自己居然能得到一块手表!


    这可是手表呀!


    大院的同龄人中,只有那些浑小子有手表,而且是偷戴大人的。


    她眼里难掩惊喜,长睫毛忽闪忽闪的,“妈妈,这手表真是给我的呀?”


    “嗯,”叶满枝没居功,“你爸的提议,我选的款式,看看喜欢不。”


    吴玉琢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喜欢喜欢!”


    她搂着妈妈亲香了一会儿,又把自己的煮鸡蛋分给亲爹一个。


    城里马上就不让养鸡了,自家下的鸡蛋吃一个少一个,可珍贵啦!


    吴峥嵘没客气,两口就把那只价值125块的鸡蛋吃了。


    ……


    叶满枝给闺女买了手表,但心思还放在缝纫机上。


    再去局里上班的时候,她被副局长何必能找上了门。


    “叶局,我听说缝纫机厂想合并自行车三厂,有这么回事吗?”


    “那是缝纫机厂一厢情愿的,”叶满枝摆手说,“我不赞成将自行车三厂合并过去。”


    “对啊,这不是瞎扯吗?自行车三厂的效益没有缝纫机厂好,但也没到亏损的地步,没必要合并。”


    自行车是紧俏产品,但滨江的自行车产量其实并没那么高。


    照着上海的永久、凤凰,还有天津的飞鸽,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不跟这些名牌相比的话,滨江自行车的产量,在省内还是很亮眼的。


    叶满枝答得很干脆,让对方放心,又亲自将这个大能耐送出了办公室。


    等人离开以后,她独自在屋里转圈圈,思考着缝纫机厂的问题要如何解决。


    何必能常年在市革委工作,与企业领导熟识是必然的。


    他能听到合并的风声,八成是被自行车厂的领导找上门求助了。


    叶满枝的确不想动自行车厂。


    为了提高缝纫机的产量,就把自行车业务划分出去,这不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嘛!


    唐占山就是想借着她立下军令状的机会,从市里占便宜。


    缝纫机厂掏出一百多万,不但要拿到工业缝纫机生产线,还得合并一家临近的工厂。


    这人可太会找时机,太会占便宜了!


    叶满枝给自己泡了杯茶,反复思量着对策。


    要想让工业缝纫机项目尽快收尾投产,目前看来只有两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