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鹿子草
244 第 244 章(第2页)
“叶局,你看你,工作才开展没多久,这也太心急了!”
叶满枝一本正经道:“不全是为了宣传商店,咱早点把消息放出去,也可以尽快将其他顾客吸引过来。”
她这番话像是为宣传商店找的借口,陈局在电话里“无奈”道谢,便让轻工业局帮忙了。
而叶满枝其实并没打马虎眼,她真心看好长辈的购买力。
她提前问过常月娥,是否想买新婚特供商品。
常月娥斩钉截铁道:“当然买啊,咱家用不上的可以匀给你三姨她们。”
日用品的价格十几年如一日,几乎没变过,要是能以批发价购入那么多东西,她肯定要买的!
叶满枝安排人手发了新闻稿,在《滨江日报》上占了一个不错的版面。
文章刊登,百货商店迎来大批采购套装的顾客。
陈局看到效果以后,主动让城市周边的八家县百货商店,也使用这套销售方式。
结果那新婚特供商品,广受郊区和农村消费者欢迎,走货量比城里的两家商店大多了,意外打开了农村市场。
三月初,市暖瓶厂的文主任特意来轻工业局给叶满枝汇报工作。
“积压的库存已经清掉三分之一了,昨天刚回笼一部分资金,我们厂打算从这个月开始转产压力出水暖瓶。”
叶满枝很高兴,笑着说:“那敢情好呀,滨江市面上的压力暖瓶都是从外省调入的,价格偏高,你们要是能生产新产品,那对咱滨江的老百姓来说,可是好消息!”
“呵呵,”文主任恭维道,“还是轻工业局指导得好,叶局领导有方。”
要是能再给他们投点钱,就更好了。
不过,叶满枝的铁公鸡名声,已经在系统内部传遍了,他可不敢奢望对方会给暖瓶厂投资。
叶满枝没提钱的事,听完他的汇报,便亲自将人送出了门。
奚迎春顺势跟进来说:“局长,《新闻战线》的记者,想跟你约个采访。”
“采访什么啊?”
叶满枝没看过《新闻战线》,还真不知道自己有啥可采访的。
“他们想从今年的省级三八红旗手中,挑选几个典型,报道先进事迹。”
今年三八妇女节,叶满枝被选为省级“三八红旗手”了。
前天才去省里参加了表彰大会。
但今年全省表彰了三百多个“三八红旗手”和一百多个“三八红旗集体”。
叶满枝作为三百分之一,其实没什么特别的。
能得奖她当然高兴啦,这是组织对她的认可。不过,她拿到奖状和证书以后,并没大肆庆祝,回家跟吴峥嵘小酌一番就完了。
叶满枝踯躅片刻说:“采访就免了吧,记者同志要是想采访工业战线的三八红旗手,可以去工厂采访一线女工。我这里没什么可采访的,还是算了。”
奚迎春惊讶地问:“真不接受呀?”
前段时间,叶局对报纸的宣传可上心了,一直盯着新婚特供商品的新闻稿。
这次有省级杂志社的记者来采访,她以为叶局会答应下来呢!
叶满枝的确挺重视新闻采访的。
准确地说,她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跟报纸杂志有密切联系。
很多文章还是她主动投稿发表的。
她以前在企业工作,报纸宣传报道她个人的时候,还能间接宣传她所在的企业,算是一举两得。
但她如今调来机关工作了,“三八红旗手”专访是宣传她个人的,她就觉得没啥必要。
接受采访能说啥呀,肯定又是官话套话。
叶满枝刚来轻工业局一年,平时的工作已经够高调了,万一被宣传成什么典型代表,那就太扎眼了。
所以,她不打算接受采访,在稿纸上写下几个企业三八红旗手的名字,停顿少晌,又写下了光明街三八便民服务站的名字,交给了奚迎春。
“你把这个转告记者同志吧,这是我推荐的人选,都有值得宣传的地方。”
……
叶满枝做了推荐,便将这件事撂下了。
结果周末去娘家吃饭的时候,她被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四嫂拉住了手。
“来芽,你让我说啥好呀!”沈亮妹抽抽搭搭道,“我工作也有二十年了,从来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沈亮妹以前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后来街道开办了三八便民服务站,她就去服务站当了白案师傅。
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她就是个揉面的,没想到她们服务站在今年被评为省级“三八红旗集体”了。
她作为资格最老的职工,陪着站长一起去省里参加表彰大会,还在省机关的食堂吃了饭,在大礼堂里欣赏了话剧!
这些日子,她就跟做梦似的,谁能料到她这样的白案师傅,居然能跟小姑子在同一个会场里开会领奖呢。
连她家叶满桂都被她比下去了!
然而,这还不算完,昨天省里来了两个记者,要报道她们便民服务站的事迹。
她和站长都接受了采访,还被记者同志拍了相片!
叶满枝笑着说:“你们服务站表现好,二十年如一日地为居民服务,你也勤勤恳恳工作,天不亮就要去上班,准备做早餐,被表彰和报道不是应该的嘛!”
沈亮妹激动得眼圈泛红,拉着她说:“三八红旗集体又不止我们一家,记者说是轻工业局的叶局推荐的我们。我一听就知道是你给我们走后门儿了!”
“……”叶满枝好笑道,“记者又不归我管,我能走啥后门儿啊。行啦,嫂子,你就别哭了,我好不容易回娘家一趟,你是不是得表示一下,给我做点好吃的啊?”
沈亮妹忙点头说:“你等着,我今天在市场买了一块大肠,我给你做熘肥肠去!”
叶满枝:“……”
行吧,熘肥肠也挺好吃的。
*
三八红旗手就是一个荣誉,叶满枝以为,过了这个月,等这阵风过去,也就没人关注获奖者了。
可是,表彰大会结束半个多月以后,她又在单位里迎来了省大的欧阳老师。
欧阳老师想邀请她回母校给同学们开一次讲座。
叶满枝连声拒绝:“老师,我上大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不算名列前茅,除了俄文,没啥特别突出的科目。我回去给同学们讲什么啊!”
叶满枝一本正经道:“不全是为了宣传商店,咱早点把消息放出去,也可以尽快将其他顾客吸引过来。”
她这番话像是为宣传商店找的借口,陈局在电话里“无奈”道谢,便让轻工业局帮忙了。
而叶满枝其实并没打马虎眼,她真心看好长辈的购买力。
她提前问过常月娥,是否想买新婚特供商品。
常月娥斩钉截铁道:“当然买啊,咱家用不上的可以匀给你三姨她们。”
日用品的价格十几年如一日,几乎没变过,要是能以批发价购入那么多东西,她肯定要买的!
叶满枝安排人手发了新闻稿,在《滨江日报》上占了一个不错的版面。
文章刊登,百货商店迎来大批采购套装的顾客。
陈局看到效果以后,主动让城市周边的八家县百货商店,也使用这套销售方式。
结果那新婚特供商品,广受郊区和农村消费者欢迎,走货量比城里的两家商店大多了,意外打开了农村市场。
三月初,市暖瓶厂的文主任特意来轻工业局给叶满枝汇报工作。
“积压的库存已经清掉三分之一了,昨天刚回笼一部分资金,我们厂打算从这个月开始转产压力出水暖瓶。”
叶满枝很高兴,笑着说:“那敢情好呀,滨江市面上的压力暖瓶都是从外省调入的,价格偏高,你们要是能生产新产品,那对咱滨江的老百姓来说,可是好消息!”
“呵呵,”文主任恭维道,“还是轻工业局指导得好,叶局领导有方。”
要是能再给他们投点钱,就更好了。
不过,叶满枝的铁公鸡名声,已经在系统内部传遍了,他可不敢奢望对方会给暖瓶厂投资。
叶满枝没提钱的事,听完他的汇报,便亲自将人送出了门。
奚迎春顺势跟进来说:“局长,《新闻战线》的记者,想跟你约个采访。”
“采访什么啊?”
叶满枝没看过《新闻战线》,还真不知道自己有啥可采访的。
“他们想从今年的省级三八红旗手中,挑选几个典型,报道先进事迹。”
今年三八妇女节,叶满枝被选为省级“三八红旗手”了。
前天才去省里参加了表彰大会。
但今年全省表彰了三百多个“三八红旗手”和一百多个“三八红旗集体”。
叶满枝作为三百分之一,其实没什么特别的。
能得奖她当然高兴啦,这是组织对她的认可。不过,她拿到奖状和证书以后,并没大肆庆祝,回家跟吴峥嵘小酌一番就完了。
叶满枝踯躅片刻说:“采访就免了吧,记者同志要是想采访工业战线的三八红旗手,可以去工厂采访一线女工。我这里没什么可采访的,还是算了。”
奚迎春惊讶地问:“真不接受呀?”
前段时间,叶局对报纸的宣传可上心了,一直盯着新婚特供商品的新闻稿。
这次有省级杂志社的记者来采访,她以为叶局会答应下来呢!
叶满枝的确挺重视新闻采访的。
准确地说,她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跟报纸杂志有密切联系。
很多文章还是她主动投稿发表的。
她以前在企业工作,报纸宣传报道她个人的时候,还能间接宣传她所在的企业,算是一举两得。
但她如今调来机关工作了,“三八红旗手”专访是宣传她个人的,她就觉得没啥必要。
接受采访能说啥呀,肯定又是官话套话。
叶满枝刚来轻工业局一年,平时的工作已经够高调了,万一被宣传成什么典型代表,那就太扎眼了。
所以,她不打算接受采访,在稿纸上写下几个企业三八红旗手的名字,停顿少晌,又写下了光明街三八便民服务站的名字,交给了奚迎春。
“你把这个转告记者同志吧,这是我推荐的人选,都有值得宣传的地方。”
……
叶满枝做了推荐,便将这件事撂下了。
结果周末去娘家吃饭的时候,她被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四嫂拉住了手。
“来芽,你让我说啥好呀!”沈亮妹抽抽搭搭道,“我工作也有二十年了,从来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沈亮妹以前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后来街道开办了三八便民服务站,她就去服务站当了白案师傅。
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她就是个揉面的,没想到她们服务站在今年被评为省级“三八红旗集体”了。
她作为资格最老的职工,陪着站长一起去省里参加表彰大会,还在省机关的食堂吃了饭,在大礼堂里欣赏了话剧!
这些日子,她就跟做梦似的,谁能料到她这样的白案师傅,居然能跟小姑子在同一个会场里开会领奖呢。
连她家叶满桂都被她比下去了!
然而,这还不算完,昨天省里来了两个记者,要报道她们便民服务站的事迹。
她和站长都接受了采访,还被记者同志拍了相片!
叶满枝笑着说:“你们服务站表现好,二十年如一日地为居民服务,你也勤勤恳恳工作,天不亮就要去上班,准备做早餐,被表彰和报道不是应该的嘛!”
沈亮妹激动得眼圈泛红,拉着她说:“三八红旗集体又不止我们一家,记者说是轻工业局的叶局推荐的我们。我一听就知道是你给我们走后门儿了!”
“……”叶满枝好笑道,“记者又不归我管,我能走啥后门儿啊。行啦,嫂子,你就别哭了,我好不容易回娘家一趟,你是不是得表示一下,给我做点好吃的啊?”
沈亮妹忙点头说:“你等着,我今天在市场买了一块大肠,我给你做熘肥肠去!”
叶满枝:“……”
行吧,熘肥肠也挺好吃的。
*
三八红旗手就是一个荣誉,叶满枝以为,过了这个月,等这阵风过去,也就没人关注获奖者了。
可是,表彰大会结束半个多月以后,她又在单位里迎来了省大的欧阳老师。
欧阳老师想邀请她回母校给同学们开一次讲座。
叶满枝连声拒绝:“老师,我上大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不算名列前茅,除了俄文,没啥特别突出的科目。我回去给同学们讲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