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万商觉得思?玉找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之前思?玉那篇十年磨一剑的策论之所以?会?被皇上重视, 一个是因为思?玉原本就出身于世家?,对于世家?内部的很?多东西都是知道的,另一个是因为她?几乎燃烧了自己只为了那一篇策论。日复一日地烧, 年复一年地熬, 使得那篇策论里全部都是精华。
但现实就是思?玉并?没有真正当过官,甚至她?还一定程度上缺乏社会?经验。
思?玉仅有的那点?社会?经验还是在从家?里逃出去后?被好心的戏班子班主收养的那几年里获得的。她?只读过万卷书, 但是没能走过万里路,也没能见过各种好人坏人。
当然,即便是这样, 思?玉也已?经胜过许多人了。
不少懵懵懂懂就当了官的读书人且不如她?呢!
只不过,想要思?玉再写出一篇像之前那篇策论一样叫人惊艳的文章,这很?难。
于是思?玉干脆放弃了宏观叙事, 转而从小处着眼。
在这个读书人考科举走仕途几乎都是为了光宗耀祖、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的时代里, 少有人正儿八经地思?考过“如何当好一个县令”这样的问题。偏偏对于习惯逆来顺受的底层百姓来说,县令负不负责、有没有作为, 这直接关系到了他们?日常生?活。
意识到这一点?时, 思?玉常常觉得不可思?议。
这么重要的一个问题, 为何此?前从未有人正式思?考过呢?
就算偶尔有靠谱的人发表靠谱的看法,那往往也都是他们?自己当了县令,去了地方上, 经过反复尝试, 然后?终于带着当地百姓取得一定成果——也就是说,都是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但很?难找到一些像样的像指导读书人如何考科举一样当县令的书。
思?玉就觉得自己应该去在意这个问题。
这不是巧了么?关于“扶贫”, 万商还真能说出点?什么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因为在万商生?活的时代, 她?的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扶贫工作。而正是因为国?家?的这份重视,哪怕万商本人并?不在体制内工作, 她?本人也不是生?活在贫困地区需要被扶贫的对象,但日积月累地接受相关讯息,万商的脑子里真就装着一些干货。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当然,她?脑海里的“知识点?”都是松散的,这里记了一点?点?,那里记了一点?点?。
不过现在和思?玉聊天也够用了。反正万商只为启发思?玉。
用万商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中的人,除了权贵,百分之九十九的百姓都陷在贫困之中。而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想要叫他们?实现万商眼中的脱贫,这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只是叫百姓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点?,这还是很?有希望做到的。
就像是万商她?们?开的送鸡铺。只是给百姓送几只鸡,对权贵来说,几只鸡算得了什么?可是百姓得到了这微不足道的好处,他们?就发自内心地觉得日子比以?前好。
万商不紧不慢地说:“我觉得扶贫这个事情,首先要弄懂百姓为什么贫困。比如之前世家?的族地所在,其实当地百姓的日子非常惨,因为他们?的土地被世家?掠夺,为了生?存被迫从良民转为世家?的佃户,从此?生?死由人。针对这种情况,只要叫世家?释放土地,让百姓重获自由,他们?日后?有田可种、有地可耕,那日子就会?比以?前好过。”
思?玉点?点?头:“也有贪官污吏欺压百姓,那么只要把贪官污吏除了,百姓的日子就比以?前好了。”这种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好处理的,因为现在王朝新立,皇上谁的面子都不会?给,连世家?都在皇上手里得不到好,贪官污吏一旦被发现肯定会?被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