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南迁(第2页)
然后这三人开始盘点手上的兵力:
原本这座城池全部加起来只有三千守军,综合实力即使在全盛之时,也不算是一线的作战部队,毕竟和平时期,这里离边关十万八千里远呢,国家也成平日久,多少年没打过仗了,加上张开的吃拿卡要,基本一半都是老弱病残。
然后这些日子以来,郡丞谢云主导接收了绝大部分的北方溃败下来的军队,虽然建制大都被打散了,但都还算一线精兵,反正比国内守军强的多,大概两千人。
军马大概三百五十匹,其余刀枪也暂时可以满足全部的需求,但箭矢有,但是长期打仗肯定不够用,之前也没按打仗的程度生产囤积,只是太守见镇北关开始打起来之后才加紧囤积,那时都尉张开还反对,说叛军不可能打下镇北关,没有这个必要。
粮食官仓里还算充足,主要是因为太守许志跟本不贪,他属于是徐氏大族的一脉,祖上甚至出过“三公”级别的大官,后代每一辈都有当大官的,数百年传承未曾断绝,名节比一点贪污的小钱重要多了,也根本没缺过钱。
李洵也说了自己的情况,人有七百出头,虽然是杂牌拼凑出来的,但经过数场战斗磨合,都见过血了,可以一战;马有百匹,武器在收缴敌军之后不缺了,但制式都不统一,粮食自给自足半个月以上,现在正在往炎阳城里赶路,就这几天快要到了。
也就是说,总体兵力5700左右,差不多一半是一线精兵,一半是二线守兵,粮食如果战时管制配给也还勉强足够,但具体要坚持多久,谁都无法保证。
但接下来有个问题让三人产生了分歧,城中百姓如何安排。
太守许志心疼百姓,现在还在不停的收束周边百姓进城,还提供基本的粮食保障他们存活,实在是大义之举,作为一方父母官,没有任何问题。
但李洵提出了不同意见,城里不能留这么多的人,特别是老弱妇孺要送走,壮年男女都可以留下,理由很简单,老弱妇孺没有办法为守城提供帮助,还需要消耗粮食,不如城池被围之前就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