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更远的宇宙


 土卫六的成功开发与利用,无疑为麦锋所领导的庇护所项目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动力。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因为他很快意识到,这已是他们能够触及的遥远边界的极限。 

 再往太阳系的外围探索,便只剩下那两颗孤寂而遥远的行星——天王星与海王星,静静地守候在太阳系的边缘。 

 这两颗行星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之遥远,超乎想象。即便是相对较近的天王星,也足足距离火星25.2亿公里之遥,这一距离大约是土卫六到火星的两倍。 

 这样的天文数字意味着,如果尝试从火星发射火箭前往天王星,宇航员们将不得不面对长达18个月的漫长旅程,孤独地漂浮在漆黑无垠的太空中。 

 即便是从已经相对遥远的土卫六出发,也需要再历经9个月的艰苦航行,才能勉强触及天王星的边缘。 

 而谈及更加遥不可及的海王星,那份挑战与困难更是成倍增加,几乎让人望而却步。 

 这仅仅是人类在相对渺小的太阳系内部所面临的困境。 

 若将目光投向更为浩瀚的宇宙,梦想着飞出太阳系,探索那未知的星辰大海,以人类目前的科技实力而言,无疑是一个短期内无法实现的天方夜谭。 

 但正当人类星际探索之路看似陷入僵局之际,麦锋再次以他那非凡的幸运,开出了一张令人震惊的蓝图——“时间裂口开放器”。这个蓝图描述的设备构想之大胆,即便是对于那些习惯了科技日新月异的科学家们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时间裂口开放器”被设计为一个极其复杂且强大的机械装置,其核心原理基于一种深奥的物理理论,即利用高能粒子束与特定频率的引力波相互作用,从而撕裂现实的结构,创造出一种名为“时空裂口”的奇异现象。这种裂口,类似于科幻中的虫洞,能够连接宇宙中两个遥远的点,使得人类能够跨越数光年甚至更远的距离,实现快速星际旅行。 

 蓝图一出,立即在庇护所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惊叹于麦锋的幸运,认为这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大步;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样的技术远远超出了人类当前的理解范畴,实现起来无异于天方夜谭。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评说,麦锋和他的团队都坚信,只要敢于梦想,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然而,正如所有伟大的创新都伴随着巨大的挑战,“时间裂口开放器”这一宏伟计划也不例外。这个强大的机械设备对材料的需求之巨,超乎想象。特别是富勒烯矿石,这种稀有且珍贵的材料,是构建该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但问题在于,富勒烯矿石同样是建造另一项关键设施——传送装置的必需材料。这一冲突,让原本就紧张的资源分配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面对这一困境,庇护所内部出现了分歧。一些人认为,传送装置对于当前的星际探索任务至关重要,它能够实现物资和人员的快速转移,是维系多个殖民地之间联系的生命线。而“时间裂口开放器”虽然潜力巨大,但尚处于理论验证阶段,其实际效用和安全性都尚未可知,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是否值得,值得深思。 

 但麦锋,这位始终走在科技前沿的先驱者,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力排众议,坚定地选择了建造“时间裂口开放器”。他深知,传送装置固然重要,但它更多是对现有星际探索能力的优化和提升,而“时间裂口开放器”则是一次质的飞跃,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和探索方式。 

 为了平衡资源分配,麦锋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一方面,他带领团队对富勒烯矿石的开采和利用进行了优化,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矿石的提取效率和利用率;另一方面,他积极寻求与其他太空殖民地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应对资源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