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娇浅尝文墨

第254章 朴玉论谈兵(第2页)

 

王先河说:“圣上终于知晓边疆的军情呢。可为时已晚,吐蕃大军来势汹汹,一路而来如无人之境。怕只怕,京城中的六支大军能守住京城多久呢?各路的勤王之师又能在何时,能到达京城呢?”

 

朴玉说:“只要元帅行军司马一日不被撤换,京城就危矣!”

 

王先河和杨书无奈地沉默了。

 

这一日,杨书脚步急切地进了王先河的书房。

 

杨书说:“先生,探子来报,吐蕃大军率领各邦小国联军二十多万人马,在今日渡过了渭水向东前来。老令公派了判官中书舍人入朝上奏,被元帅行军司马公然阻拦,不得面见圣上,这该如何是好啊?”

 

王先河说:“老令公布下的战局,得不到京中的配合和支援,战局就会瞬间发生逆转。元帅行军司马阻拦老令公的军情,实为吐蕃大军长驱直入逼近京城呀!这个时候了,为什么?圣上还能让元帅行军司马有着权柄呢?”

 

朴玉和杨书无奈的神情。

 
 这日,杨书脚步沉重又急切地进了书房,朴玉立在王先河的身侧。

 

杨书说:“先生,三日时间,吐蕃大军攻占了盩厔,吕月将军被俘,其部下两千精锐将士全部战死,吐蕃大军已经渡过了便桥。元帅行军司马建议圣上出京逃往陕州。”

 

王先河惊讶地说:“吐蕃大军来得好快啊!他们的计划真是密谋周全,军力又凶猛,让人难以抵抗呀!京城一旦落入吐蕃手中,我们还能夺得回来吗?”

 

朴玉说:“义父,朴玉认为不尽然。”

 

王先河和杨书一愣。

 

王先河惊喜地说:“哦!你说说看。”

 

朴玉说:“圣上已有弃京逃走的决心了,守护京城的六支大军必定是弃城而逃,哪一支军队能有能力抵抗得住,来势汹涌的吐蕃联军呢?可叹!结果是:吐蕃联军进入京城——兵不血刃!京城能成为吐蕃的京城吗?真的会是那样吗?吐蕃虽然在战局中布局精准,即使占领了京城,以吐蕃为首的联军想要久占京城,恐非易事。此来的吐蕃联军,虽以吐蕃为首,实则是一群乌合之众,多的是野蛮和无知,自然少不了贪婪抢掠,一旦京城被抢掠,必乱吐蕃联军各自的军纪,也就自乱了军心。我们的大军只要阻拦住吐蕃大军的,继续得胜的力量,也就给攻占京城的吐蕃军队没有个后援的希望,师兄再在京城里布局得当,我们大军在城外配合,留出一条路让吐蕃大军逃出去,给他们也来一个兵不血刃,夺回京城!”

 

杨书惊喜地说:“朴玉,你有了计划呢。”

 

朴玉点点头说:“只可惜,城内的百姓们能逃往何处呢?”

 

杨书说:“就算逃出了京城,也逃不出一路的饥饿和被抢掠,甚至客死他乡。”

 

王先河说:“朴玉,说说你的计划。”

 

朴玉展开《京城军事图》说:“这里是蓝田,只要守住蓝田,吐蕃大军向东进军就会受到阻拦,从而让一路从无败仗的吐蕃大军,在东进的战斗中,受到挫败,从而失去继续东进的战斗士气。夺下京城的吐蕃大军见所得的京城,并无屏障可守,大棠各路前来的勤王军队正源源而来,师兄又在城内制造出混乱,城外再以迷惑阵局干扰了,京城里的吐蕃联军的军心。这么里应外合,我们以弱小之势,就可以让吐蕃联军撤出京城。那时候,再迎回圣上,重整计划,夺回属于大棠国的各州城池。”

 

王先河疑惑地问:“朴玉,吐蕃大军怎么可能听你安排,兵不血刃就愿意弃了京城呢!”

 

朴玉说:“朴玉已经说过了,圣上必定听了元帅行军司马的安排,弃京出逃。元帅行军司马统帅下的六支大军,是不会守住京城的,逃跑出城不显得狼狈,就算元帅行军司马,统领军队有方了。”

 

杨书点点头说:“吐蕃大军就可以兵不血刃地进入京城。”

 

朴玉说:“吐蕃军队在京城里抢夺的财富,对他们来说,可谓是空前的。面对一车车的财富,外有大棠军队,内有混乱不安的局面,后无援军,谁还真的搏命,丢下满载的财物不取呢?必定先撤出京城,前往泾州,再图以后。”

 

杨书说:“对!战局的变化可谓是一日数变,那时候的两军对阵,谁又改变了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