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波及渣爹(第2页)

 这消息远比地方受灾更为致命。

 遭了灾,连锦衣卫都不曾察觉,上京无人知晓无人禀报,这税粮还鬼一样的收上来了!

 这比收不上来还可怕的多!

 这得是大案。

 起码得死十七八个大臣的大案!

 后者只不过说明官员中有人刻意帮着这些当地官员隐瞒,但若是前者……说明当地官员将一切灾情压的死死的。

 甚至瞒过了锦衣卫!

 那些天灾受害的百姓呢?没了地,他们吃什么喝什么?税银又是怎么上来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是长了脚的,人在一个地方活不下去,自然会换个地方谋生,那些人呢?

 赵妨玉不过粗粗一想,后背的冷汗便止不住的往下流,越像越是能发觉这大案背后的不对之处,细思极恐。

 皇帝只会比她更清楚,也更加气愤!

 “是啊,这税银怎么就好端端收上来了?喊户部尚书过来!朕倒是要看看!朕的国库,到底还有多少银两!”

 赵妨玉彻夜未眠,御书房的茶传了一夜,灯火也亮了一夜。

 一直到第二日清晨,尔清过来,赵妨玉才在侧身时抓住她的手腕,沉声道:“万岁爷昨夜气急,今日当心些,多备茶水。”

 “要提神些。”

 尔清立时严肃起来,对着赵妨玉到了声谢,马不停蹄的煮起新茶。

 回去睡了个囫囵觉,小全子便带来消息,说是早朝上皇帝发了大火,处置了好些人,光是三品的官员就斩了两个,还有一堆结着伴儿进了诏狱。

 又点了三皇子四皇子做钦差,去陈州与曲州赈灾,而离京城最近的江南,则是派了新科状元,梅占徽小梅大人。

 赵妨玉心中猛然一跳,那根名为警觉的弦疯狂跳动。

 成年的皇子有四位,大皇子废了,还剩下三位皇子,此次赈灾派出去两个……

 那留守京中的二皇子,是作为储君人选留下的?

 直觉告诉赵妨玉不对劲,皇帝若是真打算立二皇子为储君,当初怎么会让大皇子那样蠢笨的人与他打擂台?

 更何况,二皇子曾亲手抄检出亲兄弟谋逆的罪证……史书上也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赵妨玉有些看不懂皇帝,但自古以来朝堂与御前息息相关。

 三地灾情的事牵动着整个朝廷,御书房的人来来往往,寝殿也有好些日子彻夜不熄灯火。

 赵妨玉在泡茶时,特意与太医院的人商议放了些温补,药味不重的东西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