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思虑

生意比原先预想的还要顺利。

 

此一番铺垫下来,纵然是有什么怀疑,也为这粉饰出来的太平而沉沦,毕竟没有人和钱与前途过不去。

 

无论如何,百姓得到的实惠是真的,得到的民心是真的,这些做不得假。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那样多的女子身陷囹圄还能朝她人伸手,将同样处于泥沼之中的苦难者拉起来,这已是难得的赤子之心。

 

王家的夫人不曾来赴宴,但听闻过赵妨玉说的话,听过她做的事,王夫人也不由觉得这位鹤王妃,实在是个人物。

 

宴饮后两日,递给赵妨玉的帖子不计其数,纵然有宴饮散席时的恭维,但做生意都要白纸黑字过契书,口头上的承诺,永远比不上白纸黑字来的实在。

 

门房收到的帖子装了足足两个大竹筐,沉甸甸的,有的人家甚至两日发了两封帖子出来,生怕赶不上这样好的机会。

 

“都在这儿了?”醒枝带着洒扫的丫头,将足足两大筐请帖收下来,小厮忙不迭点头:“都在这儿了,一封也没少,咱们不是那种得了点好处就到处扬巴的轻骨头。”

 

醒枝去回了赵妨玉,赵妨玉恰好出门,听见门口小厮这样乖觉,叫弄波抓了一把打钱赏给他。

 

趁着上午这会儿天气不错,赵妨玉索性坐在院子里,一一查看那些请帖,弄波跟在赵妨玉身后,在边上备了笔墨纸砚。

 

又从其中将一些重要的,与鹤王府,赵家有关联的帖子都找出来放在一边,余下的放在一起,分成几摞摆放在一处。

 

醒枝在门前站着,似乎是想要上前插手,但又寻不见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弄波一点点将能做的活计都做完。

 

弄波这个丫头,之前不怎么出挑,至少叠翠春芍几个在时,不过是跟在素惹身边的一个小丫鬟,如今素惹走了,便是她顶上。

 

没想到,顶上来的人里,还是她最机灵,最像当初的春芍。

 

弄波极有眼色的磨墨润笔,铺纸泡茶,仿佛有忙不完的活。

 

赵妨玉在帖子里挑挑拣拣。

 

“王家与卢家,可有递帖子来?”

 

忙碌的弄波立即回道:“来了,都是当家夫人下的帖子。”

 

“崔家的崔姑娘,也递了帖子来。”

 

赵妨玉心中点头,确实是有春芍的风范。

 

随后便不再过问,自己翻开帖子一封一封看。

 

人不可貌相,有些人看似简简单单,往上捋一捋还不知道能牵出来哪一尊大佛。

 

帖子的质地不同,面子如何,也有讲究。

 

有人风雅至极,有人堆金砌玉,甚至有人亲手绣了四君子图……

 

各种巧思层出不穷,生怕赵妨玉看不见她家的帖子。

 

赵妨玉先看的是弄波挑出来的那一堆,梅家,张家,南山郡杨家……

 

梅家自然是要带上的,还有孟云俏的夫家。

 

孟云俏做姑娘虽然不够谨慎,但总归命好,遇见了上蜀中张家,如今日子过得极好,已经做了娘亲,这帖子千里迢迢从蜀中寄来,纵然无人说,但赵妨玉也能认出,这是孟云俏的亲笔。

 

字丑成这样的,也是罕见,虽然后面练好了不少,但总有几个字能看出当初的影子。

 

她似乎变化不大。

 

赵妨玉没来由想到这一点,再想想,也觉得欣慰。

 

大概是看多了生离死别,她原先梦想中的生活,应当就是孟云俏这样。

 

一个不是很受宠的庶女,嫁一户还算不错的人家,家中得势,夫家只有求着她的份儿,日子省心,嫁妆丰厚,即便与夫君不恩爱,夫君也不敢宠妾灭妻。

 

况且张家确实不错。

 

张家为人活络,又懂分寸,再有一个便是,孟六的夫君下一届要来京城科举,若能得中,到底赵家于京中又多了一门可靠的亲戚。

 

张家与南山郡杨家不同,杨家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而张家则是相反,先允后拿,做事叫人十分舒坦。

 

无论京城之中有没有赵家这门亲自,日子都只会蒸蒸日上,如此拎得清,子孙又上进的人家,总不会埋没。

 

至于赵妨薇夫家送来的帖子……

 

细长的手指缓缓敲了一下请帖的硬壳,冷冰冰的触感,日光也晒不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