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苦一苦朕,福让百姓来享!(第2页)
一时间,二人都有些摸不准心思了。
“严阁老,整顿吏治,你有什么看法?”嘉靖随口问道。
闻言,严嵩抬了抬眼,沉吟片刻后开口了。
“陛下,我朝官职体系繁复,却井然有序,实乃历代先贤智慧之结晶。”
“当前虽有些许弊病,但皆属局部。”说着,又开口提道:“周云逸这等愚昧之人,毕竟属于少数,不足以撼动根基。”
“臣以为,整顿吏治,应从细微处着手,逐步调整,而非大刀阔斧,以免动摇国本。”
听到严嵩这一番肯定现状合理性的话,嘉靖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自陛下登基以来,国泰民安,四方来朝。臣认为目前朝廷首要任务应是巩固边疆,发展农商,让百姓生活更加富足。”
听到这里,嘉靖哪里看不出来,这老东西是要转移话题了,不过也不在意,继续听着。
他说是整顿吏治,但重点是让满朝清流,严党,全都把钱吐出来,之后再徐徐图之。
严嵩语气诚恳,寻寻渐进,“吏治之事,可稍缓,待时机成熟再行整顿,更为稳妥。”
说着,又很是善解人意的提出了一個替代方案。
“吏治之弊,非一日之寒,欲速则不达。”
“臣建议,可先从加强监察入手,设立专司,定期考核官员政绩,奖优罚劣,以此逐步改善吏治环境,而不必急于大规模改革。”
“从而引发不必要的上下骚乱。”
说完,又开始表达忠诚与谨慎了。
“臣深知陛下忧国忧民之心切,然吏治改革非同小可,需慎之又慎。”
“臣愿尽心尽力,辅佐陛下,共商良策,确保改革平稳进行,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说完,又用外部事件,开始推延。“近来边境形势紧张,内地有灾害频发,此时若大举改革,恐生变故。臣建议,待局势稳定,再议此事,更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强调现状、转移焦点、提出替代、表现忠诚、利用外因。
一瞬间,就完成了一套五连招,话说的漂亮又滴水不漏,而且还没什么实用性。
要不怎么说是严嵩呢,能把废话说的这么有建设性,也确实厉害!
徐阶低着头,瞥了眼严嵩,心中暗暗点头。
此时他也慌,陛下一会敲打清流,一会敲打严党,现在又借题发挥整顿吏治。
说实话,他宁愿在阁内整到严党,也不愿意大肆的改革吏治。
还是那句话,在场的谁都经不起查。
每个人身后,都是利益错综复杂,官场上盘根错节,这要是改革吏治,那无异于自相残杀。
“徐阁老,严阁老的话,你怎么看?”嘉靖又看向徐阶。
“回陛下,臣以为,严阁老所言甚是,”说着,他也不得不把周云逸拉出来鞭尸,“周云逸之流,毕竟属于少数。”
“吏治可以修整,但如今内有灾害,外有战事,确实不易再大动干戈。”
看了眼低头的徐阶,嘉靖又看向其他人,“你们也都是这么想的?”
闻言,众人纷纷躬身,低下了脑袋。
“看来,朕的内阁,都很团结啊。”嘉靖笑着说道。
一言出,严嵩身体一颤,赶紧从凳子上跪下,其他人也都惶恐的跪在了地上。
这一刻,除了司礼监一众家奴听出主子言外之意,目露凶光的盯着内阁众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