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气沉沉的大明,孔家的天,塌了!


 “唰唰唰!”

 一道道目光朝着严世蕃投射而来。

 这一刻,不光是高拱一个人察觉到了严世蕃这是终于要对孔家出手了,徐阶、张居正和赵贞吉也都明白了过来。

 三年前孔家衍圣公的一篇讨严檄文,矛头直指严世蕃,因此导致严世蕃风评被害。

 现如今整个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有个魔鬼,刽子手,灭人国亡人种的恶魔。甚至就连也打内严党内部,对严世蕃也是多有不满。

 明明对瀛州府倭人的处理方式,是整个大明高层统一默认决定的,但最终的后果却是由严世蕃一个人承担,可以说他是背锅的。

 他们清流一派,虽然心里清楚这一切,但因为立场原因,对严世蕃自然是连发的冷嘲热讽,可终究也没有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行动。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此举皇上也是默认的,如果他们再针对严世蕃的话,就等同于内斗。

 最重要的是,这种内斗对大明来说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利益,那皇上自然是不会允许的。

 可是,谁也没想到,孔家衍圣公会站出来,直接发了一篇讨严檄文。

 以孔家衍圣公的地位,他发这么一篇讨严檄文,那无疑是将事情无限的放大。

 而且以孔家,在整个儒宗层面的地位来说,这一下子就影响到了天下人读书人对严党的看法,甚至是动摇严党的根基。

 严党,其实并不是全部意味着无能,和贪污受贿,更不是说全都不是好人。

 恰恰相反,像是胡宗宪、唐顺之这样的人,虽然身上也打上了严党一系的标签,但实则却非常有能力,而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说到底,现如今的严党和清流两派,只不过是立场和政见的不同而已。

 可是衍圣公的这一篇檄文的结果,就是造成严党可能会损失很多人才。

 严党已经磨灭人性了,你们还跟严党?这话一出,但凡还有点脸面的人,都会思量再三。

 也就是三年前,讨严檄文出来的时候,皇上没有说什么,否则严党怕是早就沉不住气了。

 毕竟,在众人看来,孔家代表的可是天下儒宗,衍圣公说的话,皇上也不能完全不在乎。

 好在,皇上没说话,严党就算再怎么嚣张跋扈,也不敢真的拿孔家怎么样,所以这口气算是忍了下来,当然这是徐阶等人这么想的。

 毕竟得了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严世蕃都没有任何的动作,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严党的努力下,讨严檄文的风波也就最开始刮了一阵,之后就彻底的平息了下来。

 可谁也没有想到,严世蕃会在三年后的今天,突然发难,要对孔家开刀!

 而且看他的样子似乎已经为了对付孔家,足足准备了三年,甚至还拿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对大明进行变法。

 而他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针对孔家!

 严世蕃,毒蛇!这一刻的严世蕃,给了徐阶、高拱等人又一次更为深刻的认知。

 一口气,竟然能憋着,足足憋了三年,为的就是做好充分准备,祭出自己的雷霆一击。

 武勋一方,胡宗宪、王崇古和俞大猷三人互相看了看,也是心中胆寒。

 尤其是胡宗宪,身为严嵩的学生他的政治嗅觉,可以说是非常的敏锐。

 结合三年前的那一篇讨严檄文,以及今日小阁老提出的变法,不难猜出这是复仇!

 三人中,诊治嗅觉最弱的当属俞大猷,毕竟出身还有经历,局限了他的认知高度。

 而王崇古,到底是做过兵部侍郎,所以也看了出来,今日是严党的复仇戏码。

 但不论是俞大猷还是王崇古都默不作声,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的听着。

 他们代表的既不是清流,也不是严党,他们是裕王跟景王一党,也被称为新党。

 没错,就是新党,这是随着武勋派入阁后,朝中武官声音高涨后,提出的新派系。

 启思革新?

 这就是严世蕃为变法做的准备吗?嘉靖来了兴趣,换了个惬意舒适的坐姿,打开奏本。

 这时,下方的严世蕃也开口了。

 “自古以来儒家思想为我华夏治国之根本,为国家之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时移世易,臣以为今日之制,亦需有所省思与革新,以应天下之变局。”严世蕃说着,看了眼嘉靖,然后继续道:

 “为此,三年间,臣总结了陈旧的以儒宗为首的王朝体制下的几大弊端,并做出应变之法,”严世蕃语气顿了一顿,“其一,便是包括我大明在内,此前所有王朝,思想皆僵化!”

 听到这里,高拱轻哼一声,只觉得这疯子,又开始大放厥词,大言不惭了。

 一旁的张居正也是微微摇头,变法?他不认为严世蕃有这个能力。

 就算他准备三年又如何?严世蕃有几斤几两,作为老对手他可是太清楚了。

 赵贞吉也是默默听着,神情间不以为然。严世蕃变法?这听起来,好像是话本故事一样。

 至于其他人,比如徐阶、裕王、景王、司礼监众人,也都不认为严世蕃能说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只当他又是借题发挥罢了。

 不过严世蕃却不管众人的想法,继续说着。

 “一味强调经典之背诵与诠释,而忽视对实际问题之分析与解决,使士人成为腐儒,无实践之能。”严世蕃说着,目光瞥了眼高拱。

 就是这一眼,险些让高拱炸毛。

 这狗贼,看我是几个意思?我是腐儒吗?我没实践之能吗?高拱的拳头因为严世蕃的一个眼神,捏的梆梆硬。

 “对此,臣以为当鼓励士人学子,对儒家经典,进行批判并对经典文本做出不同见解。融合诸子百家,如引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之学,使我朝,士人学子不被一家一眼所蛊惑。”

 严世蕃言辞间,无不是对儒家的针对。

 一家一言所蛊惑?这说的是谁,再清楚不过了。

 “其二,便是如今科举制度之局限,堪称是弊病。”

 “我朝科举,仅限于儒家经典,忽视其他学问。如今我朝国力上涨,士、农、工、商当全面发展,这自然离不开与之相关的学问。”

 “忽略实际治国所需之多样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