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110 新片(第3页)

 

就好像演了青春片,演员本人就不成熟似的,或者它只属于“圈粉丝钱”的作品。

 

如张治珍这样的名导,是不屑于圈粉丝钱的,他更需要“理解自身电影艺术”的观众,哪怕《侠客》有章澈参演,他的初衷也绝对不是圈章澈粉丝的钱,而是“给没有拍过电影的年轻人一个机会,让他睁眼看看最广阔的世界。”

 

对此陆煦表示,可别再睁眼了,章澈已经被坑瞎了。

 

陆煦把这部青春片先放在一边,又去研究了其他剧本,他视线最终还是转到了这部青春片上。

 

客观来说,圈内好剧本不是没有,文艺一点的片子他看到了,只是邀请陆煦演绎的那个角色太深沉,他个人都觉得难以理清,遑论观众。

 

而商业片——显然导演们还不认可他有商业号召力。

 

电影圈是一个讲述男人故事的圈子,放在商业片里,这一原则体现得更为明显,可即便是讲述男人戏的商业片,挑大梁的永远是中年男星。

 

警匪片的双男主设置,探案片的双男主设置……给陆煦留的角色,基本是某个打下手的年轻警官,或是存在感颇高的反派,但戏份实在是太少太少。

 

年轻演员基本是镶边。

 

除非大导专门为他准备一个角色,就像《知多少》里齐笛演绎的那个角色。

 

这些电影邀请他拍的角色,还不如《诡诈》的宴欢。

 

作为演员,总不能一部戏不如一部吧

 

陆煦忍不住感慨:“难道我以后要自己造饼”

 

圈内某位曾是电视剧圈顶流的演员就是如此,年轻时候被电影圈断言不适合拍电影,到了一把年纪,才靠着和一众导演们结成的亲密关系接到高质量影片、开始拿电影奖。

 

可即便如此,旧日大导们依旧不太瞧得上他,说他不适合拍电影。

 

他演的那些角色,大多是和新晋导演们结的善缘产生的,或者干脆就是他自己投资的电影。

 

“也不是不行。”许闻瞥了他一眼,“你现在不是很有钱吗”

 

陆煦蓦然反应过来:“也对。”

 

《诡诈》票房大赚之后,陆煦才意识到,岳徽转电视剧圈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是能拿奖的演员,却不是能赚票房的演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能接的角色越来越窄,到这一步,还不如自己给自己造饼。

 

就是造饼成功的几率太低,从这一点上看,岳徽算是运气很好的了。

 

可即便《诡诈》已经很成功,岳徽下一步却还是回去当演员了,没再想过造新饼,因为从《诡诈》剧本到他手里、到电影拍摄、上映,当中经历的周期实在太长,遭遇的折磨又太多。

 

岳徽已经经不起消耗了。

 

但陆煦不一样,陆煦还年轻,并且——很有钱。

 

《诡诈》分成到手之后,连卖保健品的都开始给他打电话了,就连原主被坑过一波的保险,也兴致勃勃地询问他是否有兴趣再来一单。

 

陆煦:“……”

 

他长着一张回过神来亿万家产即被骗空的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