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166 四位最强(第3页)

 

这会儿三人却顾不上外面有狗仔在拍,陆煦戴上了一副不常戴的眼镜,眉头蹙起,一只手撑着下巴,另一只手则慢悠悠地翻着剧本。

 

“剧本挺有意思,是吧”郑骁看向他。

 

陆煦点了点头:“没有原作”

 

他特意上网搜了一下,这是一部没有原作的科幻剧,是编剧自己写的,不过编剧本人属实是科幻发烧友,写过科幻小说,当过科幻编辑,还翻译过几部海外知名科幻作家的作品,是将之引进到国内的第一人。

 

陆煦之所以对剧本产生疑惑,是因为这个故事既带有宇宙的浪漫色彩,却又符合国内的实际,不是那种把海外的科幻片套了个国内背景,以至于整部电影看上去中不中洋不洋,只能用别扭这个词来形容。

 

这是一个在星际上种田的故事。

 

众所周知,国人身负神农细胞,到哪儿都有着种地的偏执,到了太空中也一样,事实上,现在国内航天领域早就在进行种地的实践了,这部剧的重点在于——种田解决星际间关于领土的纷争,让各种星际植物惠及全宇宙、全人类,听起来癫癫的,可仔细去读的话,又能体会到那种溶于血脉的执念,甚至,在编剧个人严谨的思维模式下,陆煦忍不住去思索这个故事实践的可能性。

 

他同样理解这个故事为什么没人愿意投。

 

业内目前已拍过的科幻题材,不管剧集还是电影,都透着一股钢铁森林的冰冷感,科幻是雄伟的壮观的,是与物理息息相关的,即使有外星人,外星人也必然是要侵略地球的,与农学无关,与太空植物无关。

 

就……

 

确实挺有意思。

 

陆煦好奇的是:“观众有耐心看下去吗”

 

“这剧集数不多,也就计划拍个20集,投资不够的话往短了拍也行,就是篇幅能省,投资省不了太多,成本摆在那儿呢。”

 

郑骁的观点和陆煦有些相似——这部剧明显属于非主流的、细究之下却相当有意思的科幻剧,题材很新颖,逻辑看似奇怪,却自有其内在的运行逻辑。

 

完整地看过一遍剧本之后,陆煦现在的想法是,他不想知道这部剧能赚多少钱,他就想看看这部剧成片会是什么样——感觉会很奇特,不仅他想见识,也想让观众见识见识。

 

“怎么样”

 

“投吧。”陆煦只犹豫了三秒,“这种反正我没见过。”

 

不管这部剧拍出来是好是坏,陆煦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都没人拍过这种类型的作品。

 

就算它会成为一部奇葩之作,那也绝对是绝无仅有的、无法被超越的奇葩。

 

因为剧组只计划拍20集,这部剧的资金缺口并没有旁人以为的那么大,陆煦投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邵耀和郑骁也都投了。

 

作为演员,三人的收入或许无法和真正的富豪相比,但演员的优势在于钱来得够快,品牌方掏钱也比较爽快,拖欠有,但不多,陆煦投完这部剧手头还有不少钱,就算他亏完了,只要他接了新的剧本或者新的商务,资金依然会源源不断地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