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196 继续拍摄(第3页)

 

《夜观天象》拍摄期间,剧组上下心态上倒是有些紧张,主要是忧心票房,临到电影快上映了,导演以下的众人反倒乐观了起来,陆煦相当好奇他们的心态转变。

 

“紧张有什么用都拍了,都上了,又不能把花出去的钱给吐出来。”岳琛道,“反正定了春节档,哪一年的春节档好对付过,倒不如什么都不想,日子反倒能过。”

 

陆煦默默竖起大拇指。

 

正如岳琛所说,没有哪一年的春节档竞争不激烈,今年也是如此。

 

前年有《归期未定》在其中搅局,其他电影的排片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今年就算有剧组私下里和院线签订了协议,也不会表现得和《归期未定》一样猖狂。

 

观众对于保排片的反感程度,足以让继续这么操作的剧组血本无归。

 

《归期未定》那时候之所以亏得狠,本质上是因为《无畏人生》赢得了观众的心。

 

今年春节档,《夜观天象》是投资成本最高、阵容最为强大的电影,拍摄成本达到了4.6亿,是最近几年来成本相对高的一部电影。

 

在拍摄成本日益膨胀的当下,《夜观天象》的成本并不属于特别引起关注的那一类,剧组虚报成本的情况很严重,《三途川》就是典型的例子,也有演员片酬占成本比例过高的那类电影——《三途川》同样是典型的例子。

 

对比前几年,电影的拍摄确实通货膨胀了,人力成本高了,租用场地的费用、道具费,包括演员的片酬都在涨。

 

不过观众们是长着眼睛的,哪些电影没花钱,哪些电影是真花了钱的,外行的观众都能判别得出来,《三途川》在大银幕上一亮相,观众们就知道它钱绝对没花在拍摄上,虽然没人知道它把钱花哪儿去了。

 

为了这个春节档,岳琛早早就拉着专家和院线方面谈判,争排片,争场次,小到给院线发剧组周边、易拉宝的数量,都有规范的标准。

 

《夜观天象》是一部特效电影,剧组在周边的设计上也花了一些心思,早早和专业厂家合作、敲定工期,在电影上映前制作出一批,用于奖励观众和销售。

 

国产电影的周边产业不太发达,票房利润足够高的情况下,剧组一般也不重视这些。

 

岳琛从一开始就重视,主要是没钱。

 

这个钱与其给盗版赚了,不如剧组主动赚,别的剧组看不上这些小钱,岳琛却是相当瞧得起的。

 

他一直拍特效大片,自然希望国产特效片能和海外看齐。

 

海外的“大战”系列,“rg”系列,包括海盗船长、小巫师这些ip,在电影越拍越少的情况下,ip带来的利润却越来越高,这一点很让岳徽眼馋。

 

《夜观天象》今年在春节档上,国内市场上得差不多了,岳琛打算试着把电影往海外推一推,以前岳琛就做过这样的尝试,可惜推广一直不太成功。

 

但电影不是说一定要有利可图才往外推,毕竟电影不是纯粹的娱乐,多少还带着一些文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