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亲情,心里的渴望 (第2页)

 毕竟,又有谁愿意收养一个如此缺乏朝气的孩子呢?

 这不就如同在家中饲养一条宠物犬一般无二吗?

 虽说狗狗懂得取悦主人,还能看家护院,时不时发出“汪汪”的叫声引人关注。

 但这终究只是一句气话罢了,人怎能与牲畜相提并论!

 要是将来某一天陆晚的性格发生了变化,那也是未可知之事,对吧?

 然而,那些有意愿领养孩子的人们恐怕并没有如此充足的耐心和充裕的时间,来等待陆晚做出改变。

 正因如此,陆晚不得不打消了被领养的念头。

 那么,陆晚会因此感到难过吗?

 毫无疑问,在最开始的时候,答案是肯定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晚慢慢地习惯了这一切,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不可避免地涌起一丝丝微小的失落感。

 难道说,陆晚的个性真的就这么难以改变吗?

 在我看来,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其实,陆晚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只是别人没有注意到而已。

 在整个孤儿院中,院长总会对其中一个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相对于其他孩子来说,这个孩子显得尤为特殊。

 之所以会这样,无非是因为院长敏锐地洞察到,这个孩子的真实本性并不像他表面所展现出来的那样,实际上非常善良。

 不仅如此,这个孩子一直都在默默地努力改变自己,只可惜其他的人都选择了视若无睹。

 要知道,这个孩子可是我含辛茹苦、一手带大的啊!

 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了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某种意义上讲,也算得上是他的半个亲人了。

 每当回想起初次与他相遇的那一刻,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个瘦小而面色灰暗的身影,仿佛正经历着某种苦难折磨一般令人心生怜悯之情。

 那时的他如此娇小脆弱,让人心疼不已。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触动,使得她立刻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关怀之心。

 然而实际上,她内心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作为一名孤儿院的院长,每天目睹着无数孩子被亲生父母无情抛弃,有些甚至被丢弃在孤儿院门口无人问津;

 还有些则是从其他地方送来的孤儿,至于他们为何遭此命运,她并不知晓其中缘由。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她感到无能为力,但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哀伤。

 尽管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现状,但她仍然竭尽全力去给予每一个孩子更多的关爱与照顾,这成为了她目前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

 那个孩子特别惹人怜爱,总是紧紧黏着她不放,而且非常乖巧听话,让他做什么都会毫不犹豫地照办。

 对于这样一个懂事可爱的孩子,她怎能不心生喜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