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寻找解决之道(第2页)
随着讨论的深入,气氛变得越发紧张。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互不相让。每一次发言都像是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却无法让湖水归于平静。
在接下来的几次讨论中,话题逐渐扩展到了具体的实施细节。比如,如果要调整规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确保新的规则不会被滥用?这些问题让讨论变得更加复杂。
支持派提出可以设立一个特殊的跨部门办案小组,成员由各个部门自愿报名的警员组成,在遇到复杂案件时,这个小组可以迅速行动,打破部门界限进行合作。但反对派认为这会导致资源的分散,而且可能会引发新的矛盾,比如各个部门之间对于小组成员的争夺,以及小组成员在原部门和小组之间的工作协调问题。
反对派则提出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避免像徐麟这样因为信息不畅通而不得不跨越部门去获取信息的情况。但支持派反驳说,仅仅信息共享是不够的,很多时候需要实际的人员协作和资源调配,而这正是目前部门界限所限制的。
除了在会议室里的讨论,这些中立的警员们还尝试在其他场合进行交流。他们在警局的训练场上,趁着训练休息的间隙,组织警员们围坐在一起,继续探讨这个问题。阳光洒在警员们坚毅的脸上,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制服,但他们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对解决争议的渴望。
然而,尽管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些讨论往往还是陷入僵局。每一次看似接近达成共识的时候,总会因为一个新的观点或者一个细节问题而前功尽弃。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虽然努力寻找着出口,但总是被重重迷雾所阻挡。
在一次警局组织的户外团建活动中,原本是为了增强警员之间的团队凝聚力,但争议的话题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提起。大家围坐在草坪上,周围是青山绿水,本应是轻松愉快的氛围,但因为这个话题变得有些沉重。
支持派的警员们试图通过讲述一些实际案例来证明徐麟办案方式的可行性。他们提到了一个涉及多个地区、多种犯罪类型的复杂案件,如果按照传统的部门分工,各个部门分别进行调查,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很难将各个线索串联起来。而徐麟的跨部门办案方式,能够迅速整合资源,从多个角度同时入手,大大缩短了破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