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档案迷宫

凌晨三点刚过,刑警队的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死寂。徐麟独自坐在办公桌前,面前的咖啡早已凉透,杯口凝着一层薄薄的白霜。他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白板上那用红笔圈出的十二起灵异案件分布图,仿佛要用目光在这错综复杂的线条与标记间硬生生挤出一条破案的通道。

 头顶的日光灯嗡嗡作响,忽明忽暗地闪烁着,像是在挣扎着抵抗某种无形的压力。灯光下,那些代表案发地点的红点刺目得让人揪心,每一个点背后都是一条消逝的生命,一个破碎的家庭,还有一团解不开的诡异迷雾。

 “徐队,第七起案件的尸检报告有新发现。”就在徐麟的思绪沉浸在这迷宫般的案情中时,痕检科的小林抱着档案袋匆匆闯入。他一路小跑,镜片上蒙着因温差而起的雾气,进门时甚至撞在了门框上,踉跄了几步才站稳。

 徐麟像是被从深海的沉思中猛地拽上岸,他霍然起身,手中的咖啡杯因这突然的动作重重地磕在桌上,发出“哐当”一声闷响,残余的咖啡溅了出来,在桌上蔓延成一滩深色的水渍,宛如某种不祥的预兆。

 小林快步走到徐麟跟前,将档案袋递过去,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兴奋:“死者肺部残留的朱砂成分和第四起案件完全一致,这是实验室刚出的比对结果。我们反复检测了好几遍,不会有错。”

 徐麟一把夺过档案袋,迅速抽出里面的报告,目光如隼般扫过那一行行专业术语和数据。当看到“朱砂成分吻合”这几个关键字眼时,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指甲几乎嵌入掌心。这是他们苦苦追寻多日以来,首次出现的实质性关联,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了太久,终于触碰到了一丝希望的绳索。

 他疾步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红笔,在那连接第四起和第七起案件的线条上重重地画了几道,让这条线索更加醒目。随后,他的手指沿着那些代表案发地的红点缓缓移动,脑海中飞速地梳理着每一起案件的细节。

 这些案件跨越了三个辖区,从繁华的市中心到偏远的城郊结合部,受害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各不相同,死亡方式更是千奇百怪。有的是溺亡在干涸多年的古井里,捞出时却全身湿透,肺部胀满清水,仿佛被古老的井水重新吞噬;有的是自燃而死,可现场却找不到任何火源或助燃物的痕迹,只剩一堆焦黑的人形灰烬,散发着刺鼻的异味;还有的是被发现死在密闭的空房间里,身体扭曲成不可思议的角度,脸上凝固着极度惊恐的神情,仿佛死前看到了世间最可怕的景象。

 徐麟的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深知,这些看似毫无逻辑的案件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个精心策划的巨大阴谋,而那神秘的朱砂成分,就是解开谜团的第一把钥匙。

 突然,他的手指在某个节点猛地停住。他凑近白板,眼睛瞪得溜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发现。所有朱砂残留的案发地,竟然都位于老城区明代城墙遗址的延伸线上!这绝非巧合,古老的城墙在岁月的侵蚀下早已破败不堪,如今却像一条蛰伏的巨龙,在黑暗中悄然串联起这些血腥的命案。

 “怎么会这样?”徐麟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如同梦呓。他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一些关于古城墙的传说,据说城墙下镇压着无数冤魂,每逢阴年阴月阴日,便会有灵异之事发生。难道这些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为了探寻真相,徐麟决定深入档案室,寻找那些被尘封已久的过往。他大步走出办公室,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每一步都带着坚定与决绝。

 档案室位于刑警队大楼的地下室,厚重的铁门紧闭着,仿佛在守护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世界。徐麟掏出钥匙,打开铁门,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呛得他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室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盏昏黄的节能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勉强照亮着一排排高大的档案架。架子上摆满了形形色色的档案盒,有的已经褪色发黄,纸张脆得仿佛一碰就会碎掉,承载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与记忆。

 徐麟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激动与紧张。他沿着档案架缓缓前行,手指轻轻拂过那些布满灰尘的标签,目光搜寻着与明代城墙以及灵异案件相关的线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档案室里静谧得让人窒息。徐麟的耐心渐渐被消磨,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标号为“98 - 07 - 14”的铁皮箱。这个日期让他心头一动,1998 年 7 月 14 日,会不会与当前的灵异案件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

 他踮起脚尖,费力地取下铁皮箱。箱子沉甸甸的,仿佛装满了岁月的重量。当他打开箱子的瞬间,一股刺鼻的霉味扑面而来,呛得他眼睛发酸。箱子里的卷宗已经开始霉烂,纸张粘连在一起,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

 徐麟小心翼翼地翻开卷宗,一页一页地仔细查看。突然,一张泛黄的剪报飘落下来,像是从历史的缝隙中挣脱而出的幽灵。他弯腰捡起剪报,上面的标题赫然映入眼帘——《城墙遗址惊现明代女尸 红衣装束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