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慢慢过(第2页)

 走的那天,连山村整体来送,将这群人感动的不行,连山村的人终于懂事了,以前那几批回去的,可没这待遇。高兴的不得了,回去那可是和同僚吹了好久的牛。

 他们哪里知道他们前脚刚走,连山村村里奔走相告,杀猪宰羊的又摆起了流水席,因为村长说分银子。吃完晚上的流水席,一家分了120两银子,陈家拿到了两,是去年贡品还有卖果子的银子。至于剩下的当然是全用去修河堤了,赵县令还算不错,没让他们将银子全贴了。再加上这连山村的房子,建设也花费了不少,村里账上500两不到了。

 陈小婉前面拿的多,卖果子她就出了个人力,只拿了1000两,五爷爷还要再分1000两给她让她给拒了,若不是她说的修河堤做贡品,陈家可以分更多的银子,虽然不一定能保得住,但人嘛得知足,她一个人吃饭,实在是花不了几个钱,现在手上的银子在这连山村够用几辈子了。余下几家如何分配她就没有再过问了。要知道光村里的分红,他们几家也都是双倍的,在农家花够够的了。

 接着连山村大大小小的人开始往外面挪,为啥,有钱了进城的进城,回娘家的回娘家,只是陈村长留了一个心眼,和大家长们说好,现在村里果子树金贵,至少得有一半青壮年在村子里。哪有不应的,这白的银子咋能不要,而且在村里也能吃好喝好又没有婆娘管,才自在呢。

 所以出门的这群人很奇怪,妇孺孩童多,青壮年少。例如陈小婉这一队,男丁就两个陈小三和陈四叔。陈小婉在出山口的地方往村里看了一眼前同赶车的陈四叔小声的说了几句,陈四叔的牛鞭都没有拿稳,果真大哥说的对,不能让小婉到处跑,那那都能让她找出事来。

 于是八月不到,进山口这里拦了一根道闸杆,用三个大石蹲支撑,路旁建起了一个岗亭,不大能放一个摇掎,一个红泥小火炉,一个小几,里面还了放了两张铜锣,由村里的老人轮流看守且乐此不疲,偶尔还来几个做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