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虫豸不足以谋!(第3页)

虽然说仍然保持了军事决策核心地位,仍掌“兵籍、虎符”,负责军事调度、边防战略及武将考核,但改制后,枢密院的公文需与三省协调,边防及军事要务由枢密院直接处理,但涉及行政配合的事务需通过尚书都省下发六部执行。

比如说枢密院关于军需调配的决策需由户部、兵部协同完成,兵部已经是恢复部分职能(如武官选任),虽仍受枢密院节制,但两者关系复杂,形成“枢密掌决策、兵部掌执行”的格局。

也就是说,如今的枢密副使,虽然还算是宰执,但话语权比起元丰改制之前已经是大大不如!

而且在枢密院不仅有几位副使,头上还压着一个枢密使,比起在工部乃是主官,看似升官,实际上自由度却是少了许多。

在工部苏允可以筹谋做治黄河、振兴北方的的大事,但在枢密院为副使,这种想法却是想也别想。

这也就说明了高太后等人对他的提防。

苏允这一次是彻底的死心了,也算是彻底意识到:在宋朝这个体制之内,想要做大事是决计不可能的了,因为总有人在扯你的后腿,上层的人总在防备着你!

就比如这一次,他不过是想要治河,顺带振兴一下北方的经济,那朔党便立即跳出来阻止,而顶上的高太后以及诸宰执,立即将工部给抢走了,将自己打发到枢密院来,看似升了官,实则被嵌入到枢密院里无法动弹了!

“一帮虫豸!”

苏允摇了摇头。

苏允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蔡京要搞元祐党人碑了,因为这些旧党着实是太气人了。

王安石变法虽然有激烈之处,但大宋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不变法不行了,变法派至少在想办法解决当下的困境。

而旧党在干什么?

在扯后腿!

尤其是司马光,不顾新法好坏,一心就是将新法尽数给废弃,对于西夏辽国,则是一味忍让,还不惜割土以求和平,哈,这样的人,竟然谥号还是文正!

而后世说起这班守旧党人的时候,言必称其道德出众,行必称是君子,可翻看他们的履历,除了党争之外,也着实没有干过什么出色的实事。

反倒是那大奸相章惇,立下的功劳却是宋代罕见,你说讽刺不讽刺?

原本苏允还是带着一些期待的,想着团结好大部分人,不惜送他们股份店铺,但没想到他们竟是如此贪婪。

呵。

好呀,好呀,既然如此,那也正好,以后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这一次的事情,终于是令得苏允对宋朝君臣彻底失望了,将他所有的侥幸都给铲除了个干净!

他总算是明白了一个事情,要救天下,靠这些人是不行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