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虎作伥十万菜团

78、女帝召见(第2页)

 “他现下在何处?”徐贞观忽然问,已然明悟,赵都安今日入宫,定是袁立手笔。

 说起来,饶是此刻,女帝仍对于赵都安竟真能与袁立搅在一起,而不可思议。

 分明是迥异的两种人。

 “他就在外头等候,陛下要接见他?”袁立问。

 徐贞观颔首,眉毛扬起,恢复圣人姿态:

 “宣。”

 她要亲自,审一审这屡次给她惊喜的小禁军。

 ……

 ……

 就在女帝接见赵都安的同时。

 伴随百官散朝,关于这起旷日持久的党争的最终结果,也于整个京城传开。

 裴楷之倒了!

 秋后问斩,御笔亲题,“李党”痛失一根砥柱,虽未伤根,但已动骨。

 而另一件,发生在午门外的“趣事”,也伴随悠悠众口,传播开来。

 “裴楷之被赵都安挡路,气吐血了?”

 “赵都安疑似用内功伤及前刑部侍郎,令其当场重伤?是否为圣人授意?”

 “我曾听说,吕梁前妻,裴老狗的四女儿与赵都安关系不简单,裴老狗之所以遭到前女婿反水,乃因吕、裴、赵三人的复杂情感所致!”

 “对,我也听闻,吕梁之所以弹劾赵贼,乃因圣人横刀夺爱……”

 酒楼茶肆中,底层官吏,读书人争相猜测,故事版本愈发离谱猎奇。

 而在真正的权贵圈子中,传播的说法则更趋于“真相”。

 “据说,袁公之所以能策反吕梁,反咬其岳父,便是用了赵都安替其办事,执行计谋……许是看中他名声,容易取信裴楷之……这才惹得午门大骂……”

 白马监后衙。

 宿醉醒来的孙莲英,裹着松垮的袍子,听取手下汇报。

 因不了解内情,除寥寥几人外,绝大多数人,都捕风捉影,以为针对“翁婿”的离间计,乃是袁立定下计策。

 赵都安只负责执行。

 这个猜测符合认知,毕竟一个绣花枕头,有些小聪明可以理解,如何能有这般智慧?独自算计裴楷之?

 院中,阳光给老槐树枝叶切割,落成石桌表面,斑驳点点。

 “大人?”那名禀告的使者轻声呼唤。

 孙莲英不悦道:“咱家耳朵好使,听着呢。”

 训斥了句,才确认般问:“所以,赵都安这些日子,都在替袁立办事?”

 “想来如此。”

 “这样啊……”孙莲英忽然有所明悟,又问:“他与马阎一同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