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虎作伥十万菜团

94、统治诏衙第九堂口的第一天(第2页)

 “郑缉事,要在这等着么?”一名随从道:

 “等午时散值,再去抓,能把影响降到最低吧。”

 郑老头接过大茶缸,饱饱地痛饮了一口,笑呵呵道:

 “时间紧,任务重,便不等了。”

 见随从欲言又止,他说道:

 “有什么话,就说吧。”

 那名从其他堂口调来的年轻随从困惑道:

 “您这岁数,也快退了,何必这般呢?”

 他是入梨花堂后,才被分配给郑老头当下属的。

 在他的印象里,这位老上司永远对人和和气气,和刻板印象中的诏衙阎王迥异。

 在梨花堂也是熬时间。

 怎么想,都没必要在最后一年横生枝节。

 郑老头还没吭声,旁边另外一名中年锦衣走过来。

 笑着拍了下年轻同僚的肩膀,说道:

 “终归是太年轻,你进诏衙也不短了,都没听过‘梅花老九’的故事?”

 郑老头笑了笑,感慨道:

 “物是人非啊。”

 诏衙历史上,从不缺少传奇。

 梅花老九,便是三十年前,那一代诏衙中大名鼎鼎的一个人物。

 其出身“梅花堂”,因名字里带了个“九”字,被称为老九,胆大心细,能力极强,屡破大案。

 一度被提拔为梅花堂缉司,也是当年最年轻的缉司。

 可惜,许是年少轻狂,或骨子里的正义,梅花老九在某次抄家中,看不惯同僚另一位缉司的行事作风,不肯同流合污,怒而拔刀相向。

 而后,面对当时的督公要他检讨的要求,怒而提刀入总督堂,刀劈牌匾,被一路贬成最底层的随从差役。

 其中几经风波,最后被剥夺了外出办案的权力。

 意兴阑珊,也似对衙门失望,才销声匿迹。

 于是,衙门里多了个整日喝茶看报,摆弄木雕,糊弄事的郑老九。

 “呵呵,本以为,会在梨花堂这座冷宫里一直混到退休,但谁成想,临了临了遇到个肯放权给我老郑抓人办案的小上司。”

 郑老九笑得一脸褶子:

 “那总得再折腾下,再脱去这身锦衣,才算有始有终啊。”

 他将大茶缸塞到年轻随从怀里,背着手,跨过长街往对面走,嘀咕道:

 “礼部给事中?早听说这人不是个好东西,没成想,有落到我老郑手里的一天。”

 俄顷,给事中衙门被破开。

 郑老九一挥手,身后官差如狼似虎涌入。

 不多时,将一名青袍官员五花大绑,拽了出来。

 “下一个。”

 ……

 ……

 整整一日,梨花堂的锦衣四处出击,几乎跑遍了京师各大衙门。

 每次或有阻拦,便是一顿拳脚,刀鞘狠砸,将一群文官打的哭爹喊娘,然后五花大绑将目标拉出去。

 朝诏狱里送人的过程更是没停过。

 以至于衙门上下的人,都悉数被惊动。

 茫然以为,是朝堂上出了什么惊天大案,才有这么多涉案官员集体被捕。

 到晚上时,诏狱里空余的牢房几乎被塞满了。

 疲惫不堪,却隐隐带着兴奋的四名校尉,也率领手下随从,回到梨花堂里,交换各自的收获。

 “大人,名单上五十八人已悉数捉拿归案,随时等您提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