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虎作伥十万菜团

345、罗山玉,送薯鬼(第3页)

 街头卖柿子的也越来越多。

 这一日清晨,赵家一大早,就热络了起来。

 赵都安起了个大早,先照例练武。

 等浑身给汗水打湿,返回中庭时,就看到院子里头,赵盼儿正叉着腰,大声指挥下人拆塔。

 今日是“霜降”,按照大虞的习俗,家家户户会用瓦片或者土块,在地上垒起来一个“塔”的形状,然后用树枝于内部点燃,让火焰将瓦片烧的滚烫红热。

 之后再推倒,用里头烧红瓦片将红薯热熟,吃掉。

 名为“打薯堡”。

 而后,这些瓦片还要丢去村头巷口,送出家门。

 名为“送薯鬼”。

 “大哥!”

 赵盼今日穿着一件偏厚的夹袄子,头发披散在脑后,圆润些许的脸颊荡漾着微红。

 似是在火塔旁站久了,整个水灵灵的肌肤给烤的红成一片,鼻尖噙着汗珠,如同一颗人形红薯。

 她甜甜地叫了声,然后指着那些正将一筐红薯丢进红热瓦片掩埋的家丁,说道:

 “等会你去外城前,准能熟。吃了红薯,一整个冬天都不冷啦。”

 赵都安笑呵呵,抬手整理了下她额前的头发帘,笑着说:

 “那你们多吃些,大哥不怕冷的。”

 这会身后,同样裹着一件墨绿色夹袄的尤金花招呼继子和女儿吃饭。

 今早的饭食也都是大补之物。

 霜降之后,就要入冬,最近天也是越来冷了。

 “收兵什么时候?会不会耽搁?”

 尤金花站在桌旁,扭着身段,亲自给儿女盛粥。

 “不急,我是挂职的武官,到时候出个场就行,前面用不着参与。”

 赵都安今日换上了神机营指挥佥事的官袍,地上还放着擦的锃光瓦亮的软甲。

 大虞传统,霜降乃秋末,各地官兵有个“收兵”的仪式,神机营自然要参与。

 且按照传统,还要用火器朝天空放炮,俗名“打霜降”,寓意将天地间掌管寒霜的神明打走,确保庄稼万物不受寒霜侵扰。

 赵都安身为武官,也需要出席。

 不过他很怀疑,神明能不能靠火炮打走这个事……

 恩,有空可以找金简妹子交流交流……

 尤金花点了点头,然后又拿出好几张请柬,递给他过目:

 “这又是昨晚递来的,见你在修行,便没有扰你。”

 秋末时节,城中各种聚会多了起来,文人结伴登高,武人组织秋猎,赵都安如今在京城红的发紫,各种请柬雪片一样飞来,每天登门者络绎不绝。

 不过大部分都给管事拦在外头了。

 只有经过筛选的,有一定身份地位才会递到尤金花手上,再给赵都安过目。

 “大哥,有没有正阳先生出席的文会啊,最近我听那些女眷讲,城中文坛可热闹了。”赵盼好奇道。

 赵都安抿了抿嘴唇。

 正阳先生是前天入城的,当时身后跟着上百名弟子,于城中下榻后,更是引得全京城的读书人纷纷前往拜会。

 其居住的客栈一时间堵的水泄不通。

 导致这几天全城最大的话题,就是这位大虞第一隐士的到来。

 赵都安没有去拜会,但也从各种渠道派人盯着,得到的结果是四个字:

 “来者不善!”

 而相比入城后引发轰动的正阳学派,还有近乎同一时间进城,却只在小范围内引发极大的关注的队伍,更令他在意。

 不过,这些上层的波澜诡谲,不好与家人说,让她们担心。

 因此,赵都安只是笑笑,含混糊弄了过去,用过饭后,他披上甲胄准备出府,赵盼给他塞了两颗红热的红薯。

 ……

 京城的街道上,赵都安披甲纵马,感受着怀中红薯的温热。

 目睹街头巷尾,家家将瓦片倒在外头,“送薯鬼”的百姓,表情渐渐严肃,嘀咕道:

 “送鬼?呵,八王这是将两尊鬼送到贞宝家门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