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虎作伥十万菜团

355、让子弹飞一会

 “哦?坐吧。”

 宽大的书桌后,名满天下的当世大儒笑了笑,抬手指了指屋中空闲的座椅。

 对于这个他颇为器重的学生,正阳显然更有耐心。

 他笑着说道:“能让你大晚上跑过来询问,看来的确是个难题。说说吧,是什么问题?”

 陆成没有推辞,先行坐下,而后恭敬地朝着恩师道:

 “敢问先生,心即理何以解?”

 “致良知又可行?”

 “知行合一,该如何看待?”

 他没有废话,直接硬邦邦地抛出问题,没有做更多的解释。

 因为他明白,恩师不需要。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三个词,丢出来,若给市井百姓听了,完全是一头雾水,理解不能。

 若给寻常读书人得知,只能听懂皮毛,表层意思,无法将三者联系起来,依旧听不懂。

 到了宋举人这般人耳中,便能咂摸出玄妙来……

 可对于正阳而言,根本不需要长篇大论,阐述问题,三两个词,足矣。

 而伴随他吐出疑问,原本面带微笑的正阳缓缓收敛了笑容。

 这位当世大儒皱了皱眉,先是咂摸,继而沉思,再然后,逐渐入神。

 房间中没人说话,安静的唯有窗外虫鸣。

 师徒二人隔着桌上昏黄的灯罩,皆不发一语。

 陆成不敢出声打扰恩师,这几句话,于他而言,如同一柄锋利的匕首,撕开了他几十年读书堆垒成的堡垒,令他心中的理论框架微微震动。

 虽远不至于三两句话道心崩溃的程度,但陆成有种预感,‘心即理’就如一颗种子,已栽在他的心海。

 哪怕他刻意忽视,或不认同,但从他听到的那一刻起,就再也忘不掉了。

 甚而那种子会生根发芽,逐步生长为参天巨树,拱开坚固的城门。

 他甚至有种强烈的预感,倘若这颗种子如蒲公英般,迎风传开,播撒大地。

 未来或许会成长为一个新的,撼动冲击原本“正学”的庞然大物。

 正因为他预见到了那种可能,所以才由衷生出不安与恐惧。

 尤其老师与那董玄论学在即,却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足以从根基上,冲击“正学”的思想……

 巧合吗?

 陆成不敢不重视,这才是他连夜赶来的最大因素!

 时间过得很慢,陆成逐渐坐立不安起来,心中的恐惧如野草在蔓延疯长。

 因为恩师迟迟没有给出回答!

 难不成,连恩师也一时解不开,驳斥不了么?

 良久。

 正阳先生终于看向他,皱紧眉头,缓缓说道:

 “我需要想一想,你先回去吧,明日再来。”

 陆成只觉一阵眩晕!

 这话他听得无比耳熟,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起身,拱了拱手,脚步沉重地走出了房间,并关好了门。

 在冰凉的夜色中又走了十几步,他转身,只看到客栈的窗子上,倒映着恩师一动不动,宛若石雕的影子。

 一夜无话。